健保署拍板醫院小總額 罕病藥品醫材成長「免被打折」

近期衛福部健保會已通過,罕見疾病藥品及醫材,較基期成長部分,不會打折給付或斷頭。圖爲醫院治療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健保署祭出醫院個別總額制,並提出醫院門診比率55%限制。政策還未上路,已傳出有中部罕見疾病患者疑似被當人球,遭醫學中心以藥品準備不足拒收。罕見疾病基金會多次發聲,盼明文規定將罕見疾病排除於個別總額之外。據瞭解,近期健保署已通過,罕見疾病藥品及醫材,較基期成長部分,不會打折給付或斷頭。

罕見疾病患者至中部醫學中心看病,卻被院方以藥品準備不足而拒收。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表示,藥品調度不足是藉口的可能性高,罕病防治衛福部國健署有相關計劃,發藥給各醫院罕見疾病照護中心,要調度藥物應沒有疑慮,不過,醫院藥局若基於成本考量,不願進貨,醫師即使開藥,病患也無法順利令到藥物,接受治療。

陳莉茵說,罕見疾病藥品及醫材相對昂貴,應排除在個別總額外加以保障,且必須明文規定,否則醫院經營者仍有擔憂,甚至會採取相應措施;罕見疾病患者對醫院、醫師黏着性高,背後原因是患者共病症、併發症多,有熟悉病況的醫師治療,患者相對安心,在制度正式實施前,就已經發生病人被拒收情況,主因就是罕病被醫院當成「賠錢貨」。

除藥品免除打折,陳莉茵表示,85%以上罕見疾病患者,病況穩定實在門診治療,若採門診限量,病患治療恐面臨問題,轉以住院治療,仍會面臨醫院因護病比問題,開牀率低等問題,已有北部罕病醫師反應,醫院承辦人員認爲,門急診住院沒有被明確排除,須待制度上路一段時間才知道如何因應。不過,目前健保署態度,認爲罕病住院、門診人數少,不必特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