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30愛在花東蔓延 見證IDS守護偏鄉醫療
在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愛在花東蔓延時》首映會上,跟着影片中曾獲金鐘獎蘇達的腳步,看見醫療團隊上山下海,在偏鄉、離島醫療照護服務的現況與挑戰。臺灣最大山地鄉-秀林鄉衛生所主任田惠文說:「政府有看到我們偏鄉醫療的不足。」24年來,花東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劃(IDS)請醫院跟衛生所合作,對偏鄉的幫助是非常大。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慶祝實施健保30年,13日在花蓮慈院舉辦「偏鄉數位醫療影像展首映會」及「健保30偏鄉數位醫療影像展」,藉由影像呈現醫療人員於偏遠、離島地區辛勤付出的動人故事。
中央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在這裡要特別感謝秀林鄉衛生所與花蓮慈濟醫院。健保署於1999年正式推動IDS,其實早在1997年便已於花蓮秀林鄉率先試辦,成爲全臺第一個示範點,2022年再度以秀林爲起點,試辦升級版「全人整合照護計劃」,不僅延續原有精神,更深化社區整合服務,感恩幕後重要推手田惠文;也謝謝花蓮慈院醫療團隊接這項計劃,在資源有限的偏鄉長年投入。
花蓮縣衛生局局長朱家祥表示,過去,健保着重在「治療(cure)」,專注於疾病處理;但健康促進的部分,因爲健保與國健署分屬不同體系,期待未來能朝向「全人整合照護」邁進,不只是治病,而是真正做到「Healthy」,不再只是治療個別疾病,而是陪伴每個人從健康到老年,從生命的起點走到終點。
首映會上,導演之一也是演員的蘇達現身分享,拍攝團隊不是醫療專業人員,但他們只有一個使命,就是藉由自身「說故事」的專業,讓這些病人的心情可以被看見,而醫生也有一個很大的任務就是「Cure的能力」他們不僅是治癒疾病,也讓他們的心情被看見。
負責偏鄉醫療影像展策展的主責人東區業務組組長黃兆傑提到,這些影像記錄了一線醫護人員與病患間真摯互動的動人時刻,是用生命陪伴生命的故事。數位醫療不只是科技的進步,更是醫療人文精神的延伸,希望這場影像展不僅讓大家看到偏鄉醫療的困難,也能看到希望與改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