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最後的“逆襲稻草”
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 付克友
人在異國的賈躍亭,已經快被遺忘乾淨,但他還假裝自己站在舞臺中央。因爲他需要一場逆襲的戲碼。
最新的消息是,他被正式任命爲FF(法拉第未來)聯席CEO(首席執行官),稱將拿出一半收益償還國內債務。
賈躍亭在微博上興奮地歡呼“I AM BACK, BACK TO WIN!(我回來了,必勝!)”他承諾,將帶領FF和FX(品牌名),重現樂視輝煌,“野子歸來,打破枷鎖,衝破五指山”。他繼續灌輸心靈雞湯:創業者的心,不是玻璃,而是鑽石;越壓越礪,越磨越堅。
這個被貼上“下週回國”“爲夢想窒息”標籤的男人,真的還能靠畫餅拯救崩塌的品牌人設嗎?
衆所周知,賈躍亭的品牌人設,是從“顛覆者”到“老賴”的墜落史。品牌心理學告訴我們,信任一旦破產,重建比登天還難。
這次“野子歸來”,賈躍亭主打兩招:“創始人精神”和“還債人設”。
賈躍亭痛心疾首地說:人生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當初放棄FF的CEO。他認爲,並不是自己拖累了FF,而是他拉動FF成功的紐帶被剪斷了,導致FF多次墜入谷底。
這話細品還是“甩鍋式反思”。FF股價跌到1美元、十年造車14輛、買家還有自家高管,難道全是職業經理人的鍋?
品牌邏輯裡,創始人既是靈魂也是責任,賈躍亭的品牌敘事裡卻只有“英雄歸來”,沒有“自省擔當”。
賈躍亭承諾,拿股權激勵的一半收益還20億美元債務,但觸發條件是FF股價漲100倍到106美元,或市值衝到160億美元。這其實還是“還債靠PPT”,同時給股民打一針“夢想腎上腺素”。
關鍵的問題是,新能源車江湖早已變天,賈躍亭的“窒息式夢想”還能續命多久?
2025年的電動車市場不是2014年的藍海。特斯拉年銷百萬輛,比亞迪卷向全球,小米汽車都能月銷破萬,FF憑什麼?就憑賈躍亭口口聲聲的“AI賦能”“性價比豐田”這些概念嗎?
市場和消費者早就免疫了。新能源車拼的是實打實的交付、技術和口碑,而賈躍亭的PPT裡,還只有“夢想槓桿”和“債務轉移”。
賈躍亭如果要品牌重建,需要先回答三個靈魂拷問。
第一,憑什麼信你?賈躍亭的每次承諾都像“薛定諤的貓”,既存在又不存在。品牌信任需要持續兌現,而他的履歷寫滿“跳票”。
第二,FF靠什麼活?2024年FF淨虧3.5億美元,現金流靠融資續命。賈躍亭說要All in AI(全部投入人工智能),可研發投入從哪裡來?
第三,用戶爲什麼選FF?特斯拉有馬斯克的“科技教主”光環,比亞迪有產業鏈碾壓,FF靠“老賴逆襲故事”?買車不是追劇,有多少人願意爲“野子情懷”買單?
這就是賈躍亭的品牌困局:信任是一滴滴積累,卻在一桶桶流失。賈躍亭的問題不是缺夢想,而是缺還債的“第一滴血”。哪怕能先還1億美元,都比股價漲100倍的童話更有說服力。
早在2024年10月,賈躍亭就搞了個公司,叫“成長吧!奮鬥者”,想通過個人品牌影響力的商業轉化,來推進還債計劃。如果他真想拯救個人品牌,不妨學學羅永浩直播還債,這樣埋頭做事,不再靠嘴畫餅,可能還更現實一些。
新能源車戰場上,歸根結底拼的是硬核實力,而不是“爲夢想窒息”的行爲藝術。創始人IP只能錦上添花,而沒法越俎代庖,反客爲主。
品牌敘事喜歡傳奇故事,人們都想看人生逆襲的劇本,但賈躍亭抓住這根“逆襲稻草”,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下週回國”之路會越來越漫長。
有些個人IP的結局已經註定。雖然《野子》歌詞在唱:怎麼大風越狠,我人越蕩?吹啊吹啊……即使吹出一朵花來,又能如何呢?恐怕最後唯一的“遺產”,是留給其他企業家IP一個沉痛教訓:勿要重蹈覆轍,只爲夢想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