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油鐵馬道獲建築園冶獎 AI智慧公廁超神!

嘉油鐵馬道前身是輸油專用鐵道,歷史已82年,去年經市府導入光環境優化工程,獲獲「2025建築園冶獎-公園綠地景觀類」肯定。(嘉義市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油鐵馬道是嘉義市首條自行車專用道,前身是興建於1943年的輸油專用鐵道,經嘉義市政府與中油公司合作活化,2008年變身全長3.1公里自行車道,去年市府投入經費,施作光環境提升優化工程,獲「2025建築園冶獎-公園綠地景觀類」肯定,更有網友稱是「南部最美自行車道」。

嘉義市政府觀光新聞處處長張婉芬表示,此次工程以夜間光環境營造爲主軸,結合AI智慧公廁等公共設施改善,使整體景觀煥然一新,白天鐵馬道是綠意盎然的林蔭大道,夜晚搖身一變,成串聯城市與鄉村的魅力光廊,還被網友譽爲「南部最美自行車道」。

嘉油鐵馬道白天鐵馬道是綠意盎然的林蔭大道。(嘉義市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油鐵馬道夜晚搖身一變,成串聯城市與鄉村的魅力光廊。(嘉義市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油鐵馬道是嘉義市首條自行車專用道,民衆使用率高。(嘉義市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張婉芬說,優化工程兼顧美感與永續精神,採用節能燈具,並將原有木棧板更換爲更耐久的混凝土材質,拆卸下來逾3000片木板經挑選整理後再利用,成爲公廁外牆及遮陽屋頂材料,內部金屬支撐構件也全數來自現場回收,大幅降低營建廢棄物與日後維護成本。

張婉芬指出,此次照明工程共設置109盞高燈,鋪設3000公尺扶手線燈,整體設計達成「節能省電、不眩光、造型美感、琥珀色溫」4大目標,打造溫潤友善的夜間騎行與步行環境,並在南京路站導入AI智慧公廁管理系統,具備人流偵測、久佔警示與耗材剩餘量監測等功能,提升使用者體驗,成效良好,後續將擴及其餘兩座公廁。

此外,爲提升整體安全性與管理效能,嘉油鐵馬道亦導入智慧監控措施,包括機車違規辨識與語音廣播警示系統,該系統自3月1日正式啓用,針對違規駛入之機動車輛,能即時辨識車牌並啓動語音提醒,已成功降低違規車輛數量超過5成,後續將推廣至全線應用,提供更安全、友善的騎行空間。

市府強調,嘉油鐵馬道的整體優化不僅提升市民遊憩品質,也展現嘉義市政府在永續環境、智慧管理與文化轉譯方面的努力,成功讓一條老鐵道化身爲連結歷史與未來的綠色廊道,成爲城市光與影的典範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