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魚塭收成特殊奇景!揭曉漁民「戴安全帽」下水網魚原因

嘉義縣養殖漁民(左)避免被躍起水面的臺灣鯛羣撞擊,戴安全帽下水網魚。圖/張建成提供

嘉義縣沿海養殖蝨目魚、臺灣鯛產量多,收成季節,養殖漁民遵循傳統捕撈,駕膠筏在魚塭快速繞駛,魚羣受驚嚇瘋狂地跳躍,衝出水面,漁民再下水捕撈,「弄魚」場面壯觀,漁民避免被躍起水面魚羣撞擊,戴安全帽加上鐵紗網,自制防「蝨(鯛)林彈雨」鋼盔。

縣府漁業科長張建成臉書貼漁民戴安全帽下水網魚照片說,「我在蝨目魚池收成見過,因爲蝨目魚圍網時真像是火箭會亂竄。」不過這次是在臺灣鯛池。原來事情是這麼發生的,如何將池內的魚只收成,得靠專業的網工,這班網工有6人,各司其職,在彼此默契及合力下,有效率地收成魚只。

張建成說,他們下網前,會先將池內水車、竿子等物移開,接着便二二分工,有人在岸邊拉住網頭,有人下水牽網,推着管筏將大網慢慢順着堤岸施放,另有人以竹竿架網布設鬥網。

網工沿堤岸繞一圈將魚網施放完成後,就在齊力拉網及收網,隨着魚網聚魚範圍逐漸縮小,魚只漸密也變得更沈重,網工得花更多力氣收網。

張建成說,大多網工是男生組成,另外大多見到的網工班都有一定年紀,但也遇過整班幾乎是年輕人,而這班有一半是姊妹淘,一問才知道有人自己也是養魚的,其他漁友收成時擔任網工彼此幫忙。

他說,戴安全帽的男主角,負責壓及拉網底,避免岸際收網時,網底揚起就會有許多漏網之魚。他在前一網作業時,被突如其來飛躍的臺灣鯛羣撞到頭,霎時間頭昏眼花,所以趕緊戴上安全帽再下水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