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沿海停電6天 漁民:屋頂飛了我沒哭、魚變瘦就哭了!

嘉義縣沿海臺風災害慘重,養殖魚業停電6天全靠發電機,漁民淚訴整池鯽魚都完了。記者黃於凡/攝影

丹娜絲颱風走後,嘉義縣仍有近2萬戶尚未覆電,沿海養殖漁業快撐不下去,沒日沒夜顧魚塭和發電機,養殖鯽魚的漁民淚訴整池鯽魚都瘦了,就算覆電再養也沒意義,縣長翁章樑今到義竹鄉勘災,指示儘快搶通道路及覆電,若魚塭傳出災害可向公所申報天災救助。

「颱風把屋頂吹走,家裡一直滴雨,我沒有什麼傷心的感覺,就是趕快處理,但是看到魚變瘦了,我蹲在魚塭旁邊就哭出來了。」年輕養殖漁民說,好不容易把鯽魚養胖,結果因爲停電停止投喂,鯽魚現在從大胖子變成小胖子,再拖下去可能就會瘦到變成硬骨鯽魚。

年輕漁民說,停電時大部分漁民爲了維持穩定都會停止投喂,花了這麼多心力發電,就是希望把魚顧好,結果鯽魚還是瘦了,變瘦後骨頭會變硬,是不可逆變化,就算繼續養也沒意義,只希望儘快知道覆電日期,有能力就延長髮電時間,該棄養就棄養。

「人可以不吹冷氣沒關係,但魚不能一天不呼吸。」民代黃玉慧說,停電至今第6天,1臺發電機運轉24小時要8千元柴油,2個魚塭就要1萬6千元,爲節省支出及避免發電機過熱,每天約使用16小時,需出動人力勤守發電機,大家幾乎都沒休息,身心疲憊已達極限。

縣府漁業課長張建成說,嘉義沿海地區停電已第6天,養殖漁業全靠發電機維生,負荷快達臨界點,協調臺電優先恢復養殖區供電,已進駐搶修。目前部分魚塭傳出魚只缺氧死亡,恐有延遲性災損,已啓動天災救助,另向行政院爭取補助因颱風損壞的發電機、飼料桶及水車。

縣長翁章樑說,救災首重搶通道路,已將交通要道上的電線杆、倒樹排除,讓臺電順利進入災區搶修,也逐步清理公園及學校,趕在開學前復原,統計倒樹數量高達數千棵,後續清運是漫長重建工作,颱風造成養殖漁業災損、房屋毀損等,可儘快向公所申報救助。

臺電公司表示,義竹鄉位於供電饋線末端,風災造成輸電鐵塔倒塌、電線杆斷裂、電線毀損等災情,要從源頭供電處開始搶修,一路從主幹線到分歧幹線,最後纔到末端線路,目前人力已進駐義竹鄉搶修,「這3天是關鍵期,若順利就能恢復送電」。

嘉義縣長翁章樑今天義竹勘災並安慰災民,指示儘快搶通道路及覆電。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沿海臺風災害慘重,養殖魚業停電6天全靠發電機,漁民淚訴整池鯽魚都完了。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沿海臺風災害慘重,養殖魚業停電6天全靠發電機,魚塭旁工寮兼住家屋頂被掀翻。記者黃於凡/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