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主題工作坊成果展 歷史文化與空間再造引人注目
▲ 113年嘉義縣主題工作坊成果展:歷史文化與空間再造的精彩呈現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翁伊森/嘉義報導嘉義縣政府推動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劃,每年都會舉辦社區規劃師培訓,這次共培育40位新一代社區規劃師及歷屆社規師27位回訓學員,今(9)日在大林中興路鐵道綠廊舉辦主題工作坊成果展。
113年度主題工作坊在大林鎮平林社區進行,圍繞着「歷史縱深」、「生活空間」及「產業文化」三大主軸,通過田野調查與專業輔導,進行空間改造。
此次的亮點改造共有7處包括:
大林轉運站:以「永續環保」與「回收物創意再利用」爲主題,並運用「蝸牛裝飾藝術」彩繪,展現大林特色。老戲院重現:透過佈景彩繪重現曾經繁華的街區戲院,並呈現戲院售票的歷史意象,讓大林鎮的戲院文化再度浮現。地方老行業改造:運用田野調查手法,深入挖掘麻油工廠、碾米廠及飼料桶行等老行業的故事,保留歷史風貌。人行地下道改造:爲改善積水問題,鎮公所提供經費安裝排水管並架高平臺。社規師夥伴以諸羅樹蛙爲創意靈感,利用樹蛙的大眼睛增強地下道入口的可辨識性,同時增設燈箱,提高溫馨感及照明品質。鐵路綠廊入口改善:結合糖鐵火車元素及枕木槽設計園藝小品,營造更具特色的綠廊入口。仁山仁海裁縫店:將鐵道旁的空屋改造成「裁縫店」,融入過去賣布郎與裁縫店的歷史,賦予空間文化深度與情感連結。
▲ 113年嘉義縣主題工作坊成果展:歷史文化與空間再造的精彩呈現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鐵道旁空間改造:對窳陋空間進行改造,利用現場瓦礫石重新鋪設並保留原有榕樹,與過去歷史做連結,周邊設置木平臺,提供遊客與居民休憩的場所。
▲嘉義縣綜規處長陳皇成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綜規處長陳皇成表示,除了培訓新一代社規師,本次主題工作坊特別邀請歷屆社規師回訓,瞭解他們在地方社區的參與情況,並幫助學員掌握國際最新趨勢與資訊。學員們通過改造場域,挖掘平林的歷史背景與生活特色,實現專業與地方的合作,讓社區發展進入日常生活,並將專業知識與在地參與結合,實踐社區發展的具體行動。
▲成果展將地方文化價值和空間改造案例,圖爲鐵路地下道改善。(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本次成果展將地方文化價值和空間改造案例完整呈現,邀請與會者親臨現場互動交流與導覽,縣府團隊透過本次計劃促進更多社區交流與學習,經由專業與在地參與的結合,落實社區環境改善,期盼藉由經驗分享,激發更多社區自主營造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