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西市場砸4700萬沒起色!水溝有異味、生意冷淡

嘉義市政府砸4700萬元整修西市場,外觀爲紅白色系,有時尚感,卻苦於依舊未吸引人潮進場。(廖素慧攝)

嘉義市政府近兩年砸4700萬元整修西市場,但仍依舊冷清稀落,攤商的生意也無明顯起色,市議員20日督促市府引進網紅名店活絡商機、改善衛生條件,市府建設處長呂獎慧表示,今年底有8攤招商,公開徵選,期待提升營運。

近年來市府以再造舊城創新生、二通圈概念改造西市場爲數位化、青創基地,有文創店、潮店還進駐,還全面整修外觀及公共廁所,以翻轉西市場公廁又舊又臭的印象,但整體營運仍未見明顯起色。

市議員黃盈智說,西市場規畫爲樂活零售菜市場用途,但目前有不少空攤或租用爲倉庫,8樓有市府行政機關包括交通處、地政處,用途混雜,失去原本拆掉早期西市場改建爲現代化市場大樓的意義,建議市府比照臺北華山市場,引進網紅名店帶來人潮,活絡西市場商機。

議員李忠歷提到有熟食攤商反映西市場內衛生不佳,水溝沒清乾淨、有異味,甚至有老鼠跑來跑去,近年來市府以大筆經費整修門面、廁所等硬體設施,但內部攤位規畫、環境衛生、空間亮度等有必要再改善。

呂獎慧說,民國113年以1200餘萬元翻修市場外觀及公共廁所,今(114)年2200餘萬元整修停車場的照明設施、優化空間以及1、2樓景觀、通風系統等工程,近期剛發包出去,總計兩年共約4700萬餘元整理西市場硬體設備。

呂獎慧又說,西市場攤位租約3年,目前有8攤未續約,市府將公開徵選,希望有知名度的店家進駐帶動人潮,活絡商機,另有部分攤商未每天營業,派員查訪、輔導,並作爲以後是否續約的參考。

市府建設處表示,西市場是「舊城創新生」重要活化空間之一,1樓有生鮮蔬菜、魚肉、特色餐飲、文創小店共147攤,有21攤獲選今年經濟部樂活名攤,2樓的數位青創基地,也能促進攤商互動共榮,8個空攤今年12月與其他公有市場空攤一起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