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祭150萬鼓勵揪團提案 設計師短期駐村享5萬生活費
嘉義市「有事揪團」地方創生多元共創輔導計劃招募正式啓動。(嘉義市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市「有事揪團」地方創生多元共創輔導計劃招募正式啓動,嘉義市長黃敏惠(右)鼓勵全臺創意工作者與地方團隊一起來參與。(嘉義市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市政府昨(12日)在嘉義之心城市願景館舉辦「有事揪團」地方創生多元共創輔導計劃說明會。(嘉義市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市「有事揪團」地方創生多元共創輔導計劃招募正式啓動。(嘉義市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市去年推出「有事揪團」計劃,除開放民間團體提案,更強調「設計駐村」,透過設計人才短期駐地、與在地團隊合作,共同發掘解決方案,讓更多創意在嘉義市生根發芽,今年市府擴大招募,要媒合5組團隊與10位共創移居者參與,祭出150萬元總獎金,盼吸引多元移居人口,甚至「數位遊牧族羣」參與,爲嘉義市注入外部刺激,激發創意發想與地方創生行動。
市府智慧科技處智管制考覈科長陳怡蓉表示,「有事揪團」計劃除招募提案團隊,也遴選設計師參與,去年4組團隊,每組搭配2位設計師,像以樹攀體驗爲主的佇嘉木工作室,提案後因設計師的參與,不但有全新Logo,食物設計師也規畫一套餐桌體驗,讓工作室的體驗課程更豐富。
陳怡蓉說,去年有團隊以陳澄波爲發想,推出走讀體驗,也因設計師的加入,走讀體驗成功吸引許多民衆參與,雖然去年計劃已結束,4組團隊「異業結盟」,要在今年推出更多計劃、活動,甚至綠色照護,把地方創生的精神加以延續。
智科處代理處長曾江評表示,「有事揪團」去年推出,共促成4組地方團隊與8位共創移居者合作,發起16場活動,吸引超過500人次參與,今年擴大招募,並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開放團隊針對空間活化、數位創新、文化產業等議題提案,徵選出5組團隊,每組可獲得20萬元獎金支持,並提供業師輔導、共創平臺及協助媒合2位共創移居者進行駐地合作。
至於設計師遴選,陳怡蓉說,等提案團隊選出來後,會再開放不限領域、專長的設計師報名想參加的提案,一經通過,市府會提供每位設計師1個月的住宿和5萬元生活費,每組團隊媒合2位設計師參與,讓提案團隊的行動更有能量,提案不再只是空想。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在中央尚未將嘉義市列爲優先推動地方創生地區時,嘉市已主動出擊,自2020年起推動地方創生,以設計爲核心,將設計力量引入城市治理,並整合跨局處及公私部門力量,從舊城區的老屋開始,逐步串連街區、培育青年、活化空間,讓嘉義市這座再次小城充滿了創意和韌性。
黃敏惠強調,地方創生不是模仿,而是創造,是從街頭巷尾真正落實、一步一腳印爲城市注入新生命的具體行動,感謝許多參與團隊的堅持,並邀請更多年輕人加入地方創生行列,讓嘉義成爲實踐理想的基地。
智科處說,今年嘉義市「有事揪團」地方創生多元共創輔導計劃招募正式啓動,期待持續用創生助攻城市創新,爲嘉義市注入更多元的創新能量,更期望藉由「有事揪團」共創平臺,串連全臺創意工作者與地方團隊,銜接國發會的數位遊牧簽證政策,推動嘉義市成爲數位遊牧友善城市之一,吸引數位遊牧人才來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