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南湖區:碳足跡全鏈條管理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創新突破
碳足跡是用於衡量個體、組織、產品或國家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標,是全面建設綠色低碳社會的重要基礎。浙江嘉興南湖區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連續三年蟬聯美麗浙江考覈優秀,上榜全省首批四星“無廢城市”。
一是數字賦能,搭建碳足跡數據平臺。
打通數據壁壘,建立覆蓋面廣、適用性強、可信度高的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配備常態化、規範化的排放因子測算及數據庫更新機制,有利於支持國家、地方、行業及企業等各級主體開展碳排放覈算。如南湖區九郡綠建(嘉興)科技有限公司建設了嘉興市第一個雙碳數據服務平臺,同時也是全市首個碳足跡排放因子數據庫,基於國內外雙碳政策、雙碳數據、軟件計算、模型預測、企業服務爲一體,具備碳足跡查詢、區域行業基準線數據、國際碳足跡對比、標準查詢、案例分析、碳足跡軟件計算、報告自動生成等多種功能。
二是科研合作,探索碳足跡覈算方法。
通過量化產品生產、運輸等過程中的碳排放,讓“碳足跡”有跡可循,促使企業識別和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推動產業向綠色高質量方向發展。如南湖區依託“城鄉建築有機更新低碳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課題,在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專家團隊和浙江東南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碳足跡團隊的技術支持下,先行探索產品碳足跡認證示範,開展了浙江正泰電纜有限公司絕緣架空電纜等8個建材行業的產品碳足跡研究和認證示範,爲企業精準識別碳排放畫像,挖掘碳減排潛力,賦能企業的綠色低碳發展。
三是多元共建,建立碳足跡市場機制。
參考國內碳普惠經驗,推進減污降碳協同項目減碳量本地化研究,開展南湖區減碳量消納機制,將減排量供應方和碳中和消費方渠道打通,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減污降碳協同領域創新與實踐。如南湖區依託微信搭建“減碳量碳中和”小程序,小程序內有項目、減碳量、碳積分排行榜、碳積分活動等版塊,參與者可用1元錢認購10千克碳減量,同時獲得一張碳中和證書,獲取的證書和積分能用於日常生活,以此建立起減碳量消納系統,實現了減排量主體有收益,也激發全社會參與減污降碳共建共享的熱情。
來源:南湖區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