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六方聯動·入企賦能”機制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這個暑假,北京理工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嘉興)博士生導師張剛與宋佳麒等5名研究生,常常出現在位於嘉興嘉善的浙江翠展微電子有限公司實驗室裡,對不同配比下材料的導熱率進行測試。
該公司專注於功率器件的研發,其產品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高鐵等領域。功率器件發熱後可靠性降低是目前行業的共性問題,迫切需要優化產品性能。今年5月,北理工長三角研究院與該公司共建院企聯合研發中心。專業對口的張剛擔任企業科技副總,帶隊從材料和結構兩方面對產品進行改良,目前已成功開發出一款比肩國際先進水平的功率器件封裝材料。
在嘉興,導師帶着研究生在生產一線“讀研”的故事並非個例。在麒盛科技,北理工長三角研究院副研究員於志強和多名研究生,爲企業智能電動牀提升電動推杆的性能。在中揚立庫,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創新中心研究員胡偉飛,已經帶着3名研究生,完成“基於視覺感知的智能物流揀選機器人關鍵技術”等科研攻關……
過去,由於激勵機制不健全、合作模式不完善等問題,研究生入企培養時間較短、深度不夠、在本地就業率不高。今年嘉興建立“六方聯動·入企賦能”新機制,推動研究生、高校(院所)導師、企業導師、高校(院所)、企業、黨委政府“六方聯動”,選送高校(院所)導師、研究生進企業技術攻關解決難點堵點,遴選企業導師指導研究生項目開展,並集中黨委政府資源賦能支持,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嘉興還從中提煉出“導師+學生”的組團式科技副總選派模式,成功入選浙江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專項試點。
嘉興在北理工長三角研究院等4家高校院所先行試點,4家單位共有1000餘名理工科碩博研究生在讀。“我們讓企業出題,政府助題,平臺答題,車間驗題,市場評價。”嘉興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嘉興重點聚焦電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特色產業,向全市企業徵集合作需求,並圍繞人才獎補、科研立項等方面研究制定專項政策。截至8月15日,累計排摸150家企業、205項合作需求,已有52家企業、55名企業導師與52名高校(院所)導師、104名研究生一一結對。
人才的流動,帶動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加快流向產業鏈。嘉興大學材料與紡織工程學院教授顏志勇在纖維新材料研發上深耕20多年,今年他與聚酯產業龍頭企業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還帶了2名研究生,深入生產一線研發新產品。顏志勇團隊最新的研發成果——抗菌發熱納米漿液,正適用於聚酯熔體直接紡絲生產線,有望轉化成企業有競爭力的新產品。
嘉興各地也積極探索契合自身的產學研融合路徑,南湖區鏈接上海交大等長三角高校資源,平湖市探索以企業爲主導的市場化產業研究院建設模式,桐鄉市依託烏鎮實驗室與溫州大學等多所高校合作,海寧市探索“四方聯動·產教融合”產業人才學院建設模式……讓人才在實戰中磨鍊,用事業留住人才。
沈燁婷、鬱馨怡、晏振飛、史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