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取回詐款 彭金隆:將延長銀行圈存疑似詐款時間

彭金隆今日表示,金管會將延長銀行圈存疑似詐款時間和處理久未往來帳戶問題。圖/本報資料照片

疑似詐款的銀行圈存時間是否能從48小時再延長?立委王世堅今日在財委會上抨擊,相較於第三方支付的圈存解除有20天期限,銀行卻只有48小時,難怪警政單位來不及處理,詐款今年能取回的比重比去年更低。對此,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答詢時指出,金管會將評估疑似詐款的銀行圈存時間是否從48小時再延長。

立委郭國文也提問,銀行數位及實體總帳戶已有2億0268萬戶,等於平均一個人竟有8.67戶的帳戶,而現在臺灣的警示帳戶總戶數有14萬9274戶愈來愈多,因此應該制定「久未往來」帳戶,結算關戶或限制功能。彭金隆也迴應指出,金管會將與銀行公會研商可行的作法,並承諾在一個月內提出報告。

王世堅指出,今年前五月的詐騙財損463億,但僅拿回31億多,佔比從3成降至只有6.5%。他出示數據指出,去年的詐款487億多,還比今年的463億多來得低,但去年還可查扣144.5億元,今年卻只能查扣到31.51億;對此他直批,這是因爲圈存時間過短,只有48小時,而且今年1至5月有8萬3千件詐騙,是去年的2倍,估計今年全年將高達20萬件,但現在銀行圈存只有48小時,比起第三方支付圈存20天實在太少,根本不夠警方確認警示帳戶的作業時間。

彭金隆對賴惠員提問也迴應,銀行提供金融服務,但打詐的壓力也很大,對於一個人平均有將近9個數位帳戶,彭金隆認爲,第三類帳戶的開戶方式,相對簡便有關,但也造成詐團更容易使用。賴惠員指出,她的瞭解是由於每個帳戶都有優惠利息的限額,因此年輕人就開很多帳戶。彭金隆在答詢時指出,希望銀行持續強化防詐和阻詐的功能,但不宜「全面去風險化」的禁止,應該要去區分客戶風險的高低,他進而指出,金管會7月4日已召集銀行總經理開會,明確要求銀行不能「一刀切」傷害低風險客戶的權益。

從去年12月起,包括國泰世華、中華郵政、兆豐、臺銀、中信銀、合庫、彰銀、臺新已陸續調降各種存款戶的ATM每日提款限額,對此鍾佳濱、賴惠員等多名立委特別提到銀行調降ATM的金融卡提款上限對民衆造成不便。彭金隆回應,金管會尊重各銀行對於風控採取的應對措施,但金融業不宜作完全「去風險化」的經營,而且再三提醒,若採取「無差別」措施時,要特別注意不要造成客戶不便。他也指出,未來會公佈警示戶觀察指標未達標的名單,希望各銀行更有警覺性,但現在也已觀察到警示戶成長趨緩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