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道爺圳景觀環境再造 治水、美學與文化意涵的水岸綠廊道
「嘉義市道爺圳上游景觀環境改善工程」竣工典禮,嘉義市長黃敏惠(右三)與來賓共同啓用。記者李宗祐/攝影
有300年曆史的嘉義道爺圳,嘉義市政府投入3560萬元、歷經兩階段、歷時3年的整體改造煥然一新。今天下午道爺圳上游景觀環境竣工啓用典禮;黃敏惠表示,道爺圳再造讓水道與景觀重新連結,兼具治水、美學與文化意涵的水岸廊道。
黃敏惠表示,道爺圳是嘉南平原具悠久歷史的重要水利設施之一,見證嘉義市農業與交通的發展,然而隨着時代變遷,道爺圳已不再肩負灌溉重任,甚至出現景觀雜亂、水岸環境簡陋的問題。再造不僅讓水道與景觀重新連結,讓這條歷史悠遠的水圳不再僅止於灌溉功能,更延續爲一條兼具治水、美學與文化意涵的水岸廊道。
嘉義市宣信國小學童2021年發起「糯米橋築夢計劃」,期盼能改善道爺圳排水及糯米橋周邊環境,嘉義市府聽到小朋友的心聲後啓動圓夢計劃,籌措預算獲市議會通過,於2022年至2023年執行第1階段工程,讓糯米橋風華再現,宣信國小也因此榮獲2023年首屆「臺灣永續教育獎」、2024年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教育類」入選獎及今年「地球解方—永續教科書2025永續教育行動評選」學校獎,成爲水利設施改造工程結合社區文化資產維護、永續教育、地方創生、城市美學的成功案例。
工務處處長蘇文崎表示,第2階段工程於2024年啓動,設計理念以永續、再造爲核心,針對道爺圳排水及水岸景觀進行改造,採用環保低碳材料與生態工法,並透過植栽綠化提升水岸生態價值,將永續融入城市治理。
工務處表示,道爺圳再造計劃結合工務處與文化局資源,攜手打造兼具藝文與景觀特色的「文學步道」,設計融入陳啓佑(渡也)、林玉書(林臥雲)、賴雨若、賴時輝、張李德和、李豐楙(李弦)、林央敏、林淇瀁(向陽)等知名文學作家的詩詞,並邀請書法家餘碧珠,以景觀設計結合工藝施作,將書法作品呈現在書法牆及竹簡手札之中。計劃不僅強化公共空間的文化深度,更透過藝文元素的融入,爲水利設施注入新生命,使整體場域散發城市美感與濃厚藝文氛圍,也使其蛻變爲富含人文底蘊與美學品味的獨嘉景點。
嘉義市長黃敏惠於「嘉義市道爺圳上游景觀環境改善工程」竣工啓用典禮上介紹施工緣由歷史。記者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道爺圳上游景觀環境改善工程」竣工典禮,嘉義市長黃敏惠(右三)與來賓共同啓用。記者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道爺圳上游景觀環境改善工程」竣工典禮啓用後大合照。記者李宗祐/攝影
有300年曆史的嘉義道爺圳,嘉義市政府投入3560萬元、歷經兩階段、歷時3年的整體改造煥然一新。記者李宗祐/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