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垂楊路商圈舊市公所活化工程 竣工日期及營運方式曝

嘉義市垂楊路商圈「舊嘉市公所」,市府2023年2月啓動修復再利用工程,完工延至7月底,1、2樓採ROT委外招商營運,3樓規畫新創設計中心使用。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義市垂楊路商圈「舊嘉市公所」,是承載市民70多年記憶歷史建築,地方期盼早日活化,市府2023年2月啓動修復再利用工程,原定去年8月完工,因變更設計涉及工項數量計算錯誤等,致完工延至7月底,竣工後1、2樓採ROT委外招商營運,3樓規畫新創設計中心使用。

舊市公所坐落垂楊路與民生北路口,1954年落成啓用,當年提供市公所與市民代表會使用,兼具行政機關與民意機關功能。1997至1999年,市府辦公地點搬遷中山路,議會搬遷北港路,舊嘉市公所功成身退,2015年民間提報登錄歷史建築,「活化路一波多折,直至2023年2月啓動修復再利用工程。

市府辦理變更設計並追加預算,嘉義審計室說,市府2018年委託臺灣現代建築學會辦理舊市公所調查研究暨修復再利用計劃,2022年至今年編列共1.9億元辦理施工修復再利用,原定去年8月完工,出現工程延宕,致計劃執行進度落後。

市府財政稅務局長洪彩燕說,舊市公所歷史建築,施工後拆除解體建築,發現樑柱毀損情形比預期嚴重,施工又經歷地震,爲加強梁柱加固,辦理2次變更設計展延工期,追加預算3530萬元,工程經費2億2530萬元。

洪彩燕表示,審計室提出意見,已檢討完備程序,修復工程依施工進度執行,未來1、2樓採ROT(增建、改建及修建—營運—移轉)委外招商營運,3樓社會處規畫爲新創設計中心使用,整體工程預計7月底前竣工。

市府說,舊市公所見證嘉市恢復省轄市歷史行政沿革,承載市民共同城市歷史記憶,透過修復梳理文史再展風華,完工招商營運活化利用,將設計思維導入城市治理,帶領走訪城市的人瞭解歷史、展望未來。

嘉義市垂楊路商圈「舊嘉市公所」,市府2023年2月啓動修復再利用工程,完工延至7月底,1、2樓採ROT委外招商營運,3樓規畫新創設計中心使用。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義市垂楊路商圈「舊嘉市公所」,市府2023年2月啓動修復再利用工程,完工延至7月底,1、2樓採ROT委外招商營運,3樓規畫新創設計中心使用。記者魯永明/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