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將助力馬來西亞加強多邊合作
樑志華 廖朝驥
2025年1月1日,馬來西亞正式成爲金磚夥伴國之一,這反映出馬來西亞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力圖開拓多邊合作的戰略考量。
馬來西亞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一個主要動因與經濟利益密切相關。金磚國家人口已佔全球近一半,經濟總量佔比超三成,市場規模龐大。對於一個以出口爲導向的國家而言,能夠進入這樣一個新興市場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因。許多樂觀人士預期,金磚國家的市場將爲馬來西亞的商品和服務出口創造更多機遇。
通過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馬來西亞希望開拓更多元化的市場,降低對傳統西方市場的依賴,尤其是在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貿易摩擦時,能夠有更多選擇。提前佈局金磚國家市場,可以爲馬來西亞提供一種對衝風險的手段。然而,在這個過程中,馬來西亞仍需付出更多努力來爭取合作成果。由於金磚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差異較大,如何通過這一平臺達成有互補性的、有效的合作,是馬來西亞需要面對的現實挑戰。
馬來西亞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可以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關係。中國是金磚創始成員國之一,也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伙伴。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將更加夯實馬來西亞與中國的關係。金磚國家近年來積極推動“去美元化”,通過使用本幣結算來降低對美元的依賴。馬來西亞也有意參與金磚國家的貨幣合作,減少美元波動對國內經濟的衝擊。
除了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東盟國家也加入了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作爲今年的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計劃通過東盟的平臺舉辦高層會議和論壇,制定行動計劃,結合各個國家的產業優勢及出口訴求,推動東盟與金磚國家之間的務實合作。
馬來西亞選擇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充分參與到全球南方合作中,體現了其在多極世界格局中尋找新平衡的努力。在當前全球格局變化莫測的大背景下,馬來西亞需要通過多邊合作、靈活外交,積極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同時,藉助金磚合作的平臺,馬來西亞有望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提升自身的國際地位與影響力。關鍵在於,未來馬來西亞如何有效利用這一契機,推動國內經濟轉型升級,並在多極的世界格局中尋求新的發展道路。
(作者樑志華是馬來西亞“一帶一路”委員會秘書長,廖朝驥是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文學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