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爬一次山膝蓋痛好幾天?骨科醫曝登山常見致傷關鍵
假日爬一次山膝蓋痛好幾天?骨科醫曝登山常見致傷關鍵。(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登山是夏季登山乘涼好去處,突然挑戰長程或高難度路線,是膝關節受傷的最大風險來源,骨科醫師陳建宏建議,民衆平時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強化股四頭肌與臀肌訓練,必要時使用登山杖與護膝分散膝關節壓力,先預防運動傷害,纔是強化膝關節的起點。
臺灣高齡化社會來臨,爲了延緩失能,全民運動意識擡頭,登山成爲臺灣民衆假日熱門休閒選擇。也帶來膝蓋腫脹、爬樓梯疼痛等運動傷害。民衆對登山是增強膝蓋功能?還是傷害膝蓋產生疑惑。
許多民衆因爲平日上班忙碌,總是利用假日登山健行。將一整週的運動量集中在假日,成爲「週末運動選手」。陳建宏提醒,爬山不是壞事,忽略正確膝關節保養與預防,纔會讓運動變傷害。
骨科醫師陳建宏表示,登山造成膝蓋受傷是長期不正確使用累積而非一夕造成,養成居家健身習慣纔是預防運動傷害的起點。(程炳璋攝)
陳建宏表示,膝蓋是人體活動最多,負重最重的主要關節之一,光走路就需承受身體體重2到3倍,下坡時更達到5到7倍,門診時常聽到長輩報怨「爬一次山膝蓋痛好幾天」。
陳建宏提到,這多半是因下坡時膝蓋反覆承受煞車力道,加上股四頭肌力不足、走路姿勢不正確,導致膝蓋前側(髕骨)、內側半月板、或韌帶結構等軟組織短期內重複性的使用造成發炎。臨牀上以年事漸長平常又少運動的長輩、肌力不足者、體重過重者與膝蓋曾受傷者爲高風險族羣。
他提醒,中高齡族羣若無良好運動習慣或訓練基礎,突然挑戰長程或高難度登山路線,是膝關節受傷的最大風險來源,不慎跌倒造成後續嚴重的韌帶撕裂傷或骨折的案例也屢見不鮮。
平常做好保膝運動是降低登山運動傷害最好的方式,陳建宏表示,平時強化股四頭肌與臀肌訓練、爬山前熱身10分鐘,活動膝蓋與髖關節;必要時使用登山杖與護膝,分散膝關節壓力;爬山前注意當日天氣做適時的調整,7、8月臺風過後,都會有許多爬山不慎造成膝蓋、腳踝扭傷的個案。
陳建宏強調,很多膝蓋磨損非一夕造成的,而是長期不正確的使用累積而來。養成平日居家的健身習慣,才能預防登山傷害,讓登山運動變成強化關節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