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新總理:不能讓特朗普得逞

當地時間9日,加拿大執政黨自由黨舉行新黨首選舉,曾擔任加拿大銀行行長的馬克·卡尼以壓倒性優勢勝出,他將接替今年1月辭去黨首職務的特魯多,成爲新一任加拿大總理,也將是加拿大歷史上第一位從未擔任過民選職位的總理。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加徵關稅威脅和美加關係是加拿大民衆目前最關心的議題。卡尼在經貿金融領域的經驗及應對危機的能力,是他勝選的主要因素,其當選後將繼續面臨應對美加貿易爭端的挑戰。

在9日舉行的自由黨黨首選舉中,卡尼在第一輪投票中就獲得近86%的選票,輕鬆勝出。隨後,他發表了勝選演講,矛頭直指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加拿大要團結起來,不能讓特朗普得逞”。

“美國覬覦我們的資源、水、土地,甚至我們的國家。(特朗普政府)一旦得逞,將摧毀我們的生活。”卡尼說,他的政府將保持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措施。他表示,加拿大人知道,應對新的威脅,需要新的想法和新的計劃。“特朗普在攻擊加拿大的工人、家庭和企業,我們不能讓他得逞。”他還表示,加拿大政府將建立更強大的經濟,與可靠的合作伙伴建立新的貿易關係,並確保邊境安全。

在黨首競選階段,卡尼就表示,加拿大經濟疲軟導致該國更容易受到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影響。他說加拿大正經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一,需要通過重大改革來應對危機,確保國家實力與長期穩定。“我知道如何應對危機,我知道如何建立強勁的經濟。”他在一次辯論中說。

儘管卡尼從未擔任過民選職位,但他曾在2008年至2013年擔任加拿大銀行行長,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負責加拿大的貨幣政策,在全球金融領域有口皆碑。當時,加拿大應對危機的表現在七國集團(G7)中最佳,是G7中經濟指標和就業市場首個恢復至金融危機前水平的國家,危機期間加拿大沒有一家銀行倒閉。

這一經歷爲卡尼加分不少,他也將此作爲競選中的“賣點”。卡尼在競選辯論上表示,曾幫助加拿大渡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現在準備帶領加拿大應對特朗普加徵關稅帶來的另一場經濟危機。他說:“你需要危機管理方面的經驗,需要談判技巧,也需要專業經濟知識。加拿大無法控制特朗普的行爲,但可以控制如何管理自己的經濟。”

針對特朗普想讓加拿大成爲美國“第51個州”的言論,卡尼迴應稱:“美國不是加拿大,加拿大永遠不會以任何方式成爲美國的一部分。”

卡尼現年60歲,出生於加拿大西北地區的史密斯堡,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埃德蒙頓長大。他於1988年加入高盛集團,在那裡工作了13年,曾任高盛駐紐約、多倫多、東京和倫敦的執行主管、投行運營主管等要職。2004年,卡尼出任加拿大財政部副部長。2008年,卡尼出任加拿大銀行行長,成爲當時八國集團(G8)中最年輕的央行行長。

卡尼在任期間的表現爲他贏得了無數讚譽,曾被加拿大雜誌評爲“最值得信任的加拿大人”,《時代》週刊也在2010年將他評爲“世界最具影響力的25名領導人”之一。自2011年起,卡尼擔任在瑞士成立的金融穩定委員會主席,擁有在全球金融系統最高層從事監管的經驗。

卡尼的絕大多數從業經驗都與經濟和金融相關,從未擔任過民選職位,但他也並非完全是“政治素人”。卡尼曾長期擔任特魯多政府的高級經濟顧問,去年9月還被任命爲經濟增長工作組的負責人,特魯多當時表示:“卡尼擁有豐富的經驗和經濟方面的資深領導能力,爲加拿大人創造更美好經濟的未來做出了貢獻。”

特魯多今年1月6日宣佈辭去自由黨黨首職務,卡尼在1月16日宣佈參加黨首選舉。爲了專心競選,他辭去了所有商界職務。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威脅以及把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個州”的言論,提振了卡尼和自由黨的選情。今年是加拿大的大選年,反對黨保守黨在支持率上此前曾遙遙領先,但現在與自由黨呈現膠着態勢。今年1月底到2月初的一項民調顯示,被問及誰是“最有資格與特朗普政府談判的領導人”,39.6%的加拿大人選擇卡尼,26%的人選擇保守黨領導人波利埃夫爾。

加拿大定於今年10月舉行大選,卡尼此前曾表示,不排除在擔任總理後立即宣佈舉行大選的可能性。但也有專家分析認爲,特朗普政府發動的貿易戰會爲自由黨提供宣佈加拿大進入“經濟緊急狀態”的機會,這將意味着加拿大大選也有可能推遲到2026年,直到自由黨政府“完美地”應對美加貿易戰。那時,卡尼率領的自由黨或許會有更大勝算。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