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哥”遊華,“實況中國”見微知著
“這可能是我中國行最後一場直播了。”來華直播旅行的美國網紅“甲亢哥”在觀看長沙夜景時顯得有些傷感。此前,他已去過上海、北京、河南、成都等多個城市,第一次體驗智能飛行汽車、第一次中國山水航拍、第一次見到喜歡的藝人……有太多經歷讓這個20歲的年輕人細細回憶。“讓我儘可能享受吧。很捨不得,這次中國行太美妙、太有趣了。”他說。
“甲亢哥”(IShowSpeed),本名小達倫·沃特金斯(Darren Watkins Jr.),2005年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這個20歲的黑人小夥以“發瘋式”直播風格聞名:誇張表情、嘶吼咆哮、魔性舞蹈,被粉絲戲稱爲“甲亢哥”。童年時期,達倫便展現出對錶演的熱愛,高中時通過直播遊戲積累了首批粉絲,隨後轉型爲“全球旅拍整活博主”。
2022年起,他開啓環球直播之旅,兩年半內足跡遍佈25個國家,以“抽象”風格迅速崛起爲油管(YouTube)頂流,粉絲量超3700萬。其標誌性的“鬥狗”、後空翻、即興互動,讓他在年輕羣體中收穫極高關注。同年,他因“沉迷”中國歌手大張偉的《陽光彩虹小白馬》意外走紅中文互聯網。2025年,他的抖音賬號註冊一週漲粉200萬,受到中美“Z世代”共同追捧。
來到中國前,“甲亢哥”的環球直播以“事故頻發”著稱。巴西街頭,他遭遇搶劫,直播鏡頭記錄下倉皇逃跑;在荷蘭,他被狂熱粉絲“圍攻”,保鏢不得不全程貼身防護;在印度,他因文化誤解險些引發衝突……直播鏡頭下,“甲亢哥”的全球之旅有被襲擊的,有被詐騙的,有被強行叫停的,甚至有被搶的。這些驚心動魄的經歷成爲流量密碼,觀衆既爲他的冒險精神喝彩,也透過鏡頭窺見不同國家的社會百態。
然而,當“甲亢哥”踏上中國土地時,畫風突變。他在直播中感嘆:“這裡比我老家俄亥俄還要乾淨!”中國的良好治安、秩序感與科技便利,讓習慣應對混亂的他直言“難以置信”。
中國行的首站選在上海。6小時直播中,“甲亢哥”穿梭於外灘的霓虹光影,與粉絲合唱歌曲,街頭即興跳起“科目三”舞步。令他震驚的是,高鐵穿越隧道時直播信號竟無卡頓,彈幕瞬間被“中國贏麻了”刷屏。到了北京街頭,他換上東北大花襖,挑戰豆汁的酸澀,直言“比伏特加還刺激”;在河南少林寺,他爲學中國功夫換上光頭頭套,在當地文旅局協助下拜師學藝。最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重慶:列車到站時,他興奮地在車門與站臺間的縫隙上來回跳躍,被路人用英文提醒注意安全。這段插曲被全球觀衆熱議,網友盛讚“中國式文明勸導”。
長城上,“甲亢哥”背靠石牆,閉起眼睛,數次感慨“這就是中國”,鏡頭將廣闊的山嶺與延綿的長城拍下;夜重慶的洪崖洞散發着炫目的金光,無人機將廣袤璀璨的景象盡收“眼底”,引得他抱頭大喊“震撼到瘋狂”。交織的現代都市和自然風光被大量網友二次創作,濃縮在了無數十餘秒的視頻中,海外網友驚歎:“這簡直是《頭號玩家》裡的‘綠洲’!”
“甲亢哥”的中國行直播累計觀看量破億,而評論區則成了跨文化對話的“數字廣場”。外國網友驚呼“中國都市賽博朋克到犯規”,對比西方媒體描繪的“灰暗國度”,直呼“被騙了十年”。直播後,評論區充斥“求攻略”“求組隊”的呼聲。甚至還有美國博主諷刺:“政府花16億美元抹黑中國,不及一個網紅的6小時直播。”
此行帶來更爲深遠的影響在於“去神秘感”。當“甲亢哥”在街頭與廣場舞阿姨共舞,在夜市用翻譯軟件和攤主討價還價時,西方觀衆看到的不再是“神秘東方”,而是與自己的生活無異的煙火日常。“甲亢哥現象”揭示了一個真理:文化傳播的穿透力,在於細節。
直播中,警察疏導人羣而非掏槍、路人主動提醒不文明行爲、廣場舞與街舞和諧共存……這些生活中的文明密碼,讓“安全”“包容”等抽象概念具象化,讓文化傳播從“宣傳”演變成“共情”。三年25個國家的直播旅行,“甲亢哥”的鏡頭成爲數字時代的“馬可·波羅遊記”,在真實的鏡頭下,沒有悲情,沒有說教,用“鬆弛整活”消解偏見。與其糾結“如何把故事講精彩”,不如讓世界看到人們過得多自在。
“甲亢哥”的中國行,像一顆投入輿論深潭的“小石子”,卻形成了擴散至文化、民生、科技多個維度的“大漣漪”。它證明:在算法統治的星球上,真實與幽默纔是最強的“破壁機”。當“Z世代”用表情包和彈幕重構國家形象時,或許我們正見證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文明的理解,終將始於屏幕前的會心一笑。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