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合作社真騙局!連雲港宣判特大非法集資案 1.28億養老錢被捲走
揚子晚報網5月9日訊(記者 孫銳)打着農業發展合作社旗號設立“小銀行”,以“高息養老股”爲誘餌吸儲上億元,致460戶村民血本無歸。近日,連雲港市東海縣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一起特大非法吸收公衆存款案,三名主犯獲刑八年至十三年,並被責令退賠羣衆損失3447萬元。
僞裝合作社:營業大廳設櫃臺吸儲
2013年7月起,蔣某會糾集榮某花、刁某友在東海縣組建“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私設銀行式營業網點,通過發放傳單、口口相傳等方式,以“存錢得高息”“認購養老保險股享分紅”等名義公開攬儲。爲騙取信任,該團伙向900餘戶村民出具“股金憑證”,承諾保本付息,專門針對防範意識薄弱的老年人羣體。經審計,該組織累計非法吸儲1.28億元,至案發仍有3476.24萬元本金無法歸還。
資金黑洞:上億存款用於揮霍放貸
法院查明,吸收的鉅額資金僅有少部分用於合作社經營,蔣某會將資金大量投入個人投資、奢侈品消費;榮某花挪用錢款購置房產;另有資金用於向其他企業放貸、支付員工高額提成及“拆東牆補西牆”兌付到期本息。2022年5月因資金鍊斷裂,受害羣衆集中維權案發。
重拳懲處:主犯獲刑13年全額追贓
東海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爲,蔣某會等人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以合作社名義變相從事銀行業務,擾亂金融秩序,構成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屬數額特別巨大。法院判處蔣某會有期徒刑十三年、罰金100萬元,榮某花、刁某友分獲十年六個月、八年有期徒刑,三人共同退賠3447.08萬元經濟損失。目前涉案房產等資產已進入司法處置程序。
法院警示:認清非法集資四張“畫皮”
本案主審法官指出,當前農村非法集資常僞裝爲四大形態:假借合作社突破“社員封閉”原則、虛構“國家扶貧項目”、宣稱“消費返利”以及承諾“以房養老”。司法機關提醒羣衆,凡是年收益率超6%的“保本理財”均屬高危項目,發現村居出現“存款送糧油”“入股領養老金”等反常情況應立即舉報。
校對 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