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租輝達產品爆毛利率僅14% 郭明𫓹揪出2貓膩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圖/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陳瑩欣/綜合報導
外媒披露甲骨文(Oracle)租用輝達(NVIDIA)產品,內部文件顯示毛利率只有14%,低於市場預期;不過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𫓹發現整篇報導的統計時間與觀察對象對照他自行調查,另做2大補充說明。
郭明𫓹在個人平臺「X」上指出,《The Information》報導的統計時間是「2025年6-8月」,觀察對象是「少量出租新舊Nvidia GPU的業務」。
郭明𫓹從他個人的產業研究角度,說明與分析Oracle在2025年6-8月做了什麼,以及遇到什麼。包括以下3個重點:
1.郭明𫓹的產業調查指出,2025年全球GB200 NVL72的出貨中,Oracle採購約12%,雖是大客戶,但低於微軟 (~30%)、Google (~16%)與Dell (~14%),因此取得時間較晚,約在2Q25底 (vs. GB200 NVL72自1Q25開始小量出貨)。
2. 回顧2025年6-8月時,正值Oracle開始逐漸取得GB200 NVL72並準備建置之際,故當時僅能提供少量的GB200 NVL72/Blackwell算力,租賃業務還是以前代GPU Hopper算力爲主。
3. GB200 NVL72在布建初期無法獲利,因爲:1) AI伺服器成本顯著提升、2) 基礎建設改建費用、與 3) 算力/服務規模尚小故還無法創造可觀的營收與利潤。以上,是所有基礎建設 (例如:一般服務器的資料中心之平臺轉換、4G升級到5G等),轉換初期都會遇到的狀況。
至此,有了以上分析,應有助於釐清《The Information》報導邏輯,重點說明如下兩點:
1. 爲何要說少量 (small quantities)?因爲新晶片Blackwell/GB200 NVL72纔剛取得並準備上線,可租賃的算力不多。
2. 爲何會虧損?因爲把計算條件設定爲「少量新舊款Nvidia晶片的租賃業務」(small quantities of both newer and older versions)。虧損的原因固然是Hopper轉換到Blackwell的初期高成本所致,但如果計算條件改爲「少量新款與多量舊款Nvidia晶片的租賃業務」,或「多量舊款Nvidia晶片的租賃業務」,那結果應該就不是虧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