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助蒙古醫取經 強化偏鄉診療

家扶基金會不止提供經濟扶助,也滿足如蒙古包等居住需求。(林良齊攝)

家扶基金會在蒙古海外分事務所在2024年將邁入第20年,爲協助當地家庭,除了提供經濟服務、居住及基礎設備外,家扶基金會也提供醫師訓練方案,協助當地醫師來臺受訓外,更補助蒙古偏鄉診療服務。

蒙古婦幼中心兒童醫院顱顏外科顧問醫師Gongorjav Ayanga說,脣齶裂患者會影響口語表達能力、就學及工作,甚至還曾看到有脣齶裂的成年人無時無刻只能戴着口罩,蒙古原本的手術設備、技術不佳,因此尋求國際交流機會。在家扶基金會及駐蒙代表處協助之下,Ayanga赴臺學習並增加手術成功率,除在婦幼中心駐診,他考量蒙古21省分中僅有10省分醫院中設有顱顏外科,因此從1998年推動「偏鄉地區微笑醫療團」,赴偏鄉協助,至今已有100場次,其中家扶協助47場次。

Ayanga回憶,看到手術能夠立即改變患者的將來生活,讓他很有成就感。此外,家扶中心每年也提供部分兒童交通費,減輕家庭的負擔。

也曾來臺受訓的蒙古國家復健中心顧問醫師Unurbileg Buyanjargal表示,據其研究,蒙古身心障礙者的口腔狀況十分糟糕,32顆牙齒當中有28顆幾乎都蛀掉,甚至導致全身發炎,往往只能選擇拔除,赴臺灣受訓後帶回臺灣技術,目前也設有固定身心障礙牙科門診,甚至復健中心的職能治療室也是與臺灣交流後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