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少年走向國際舞臺 陳宏文奪廚藝金牌返鄉開桌 感動謝親恩
中華醫事大學餐管系3年級學生陳宏文(右二)5月拿下兩項國際廚藝競賽冠軍大獎,4日回到北臺南家扶中心辦桌回饋員工,陸配母親祁金霞(左二)憶及獨自撫養兒子的辛勞,忍不住落淚。(程炳璋攝)
陳宏文自幼父母離異,由大陸籍母親辛苦拉拔他跟弟弟長大,目前就讀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三年級的他,去年新加坡國際廚藝挑戰賽榮獲3項個人及團隊金牌獎,今年再獲首爾國際廚藝競賽2麪糰隊金牌,爲感謝家扶、認養人和母親等人一路扶持,他今天偕恩師黃裕文在新營家扶中心親烹3道「記憶料理」致謝,對近期緊張的兩岸關係表達「希望兩岸和平」。
北臺南家扶今天有一場溫馨感人的「誰來午餐」,陳宏文5月與恩師黃裕文帶領的團隊代表臺灣前往韓國首爾參加國際廚藝競賽,勇奪「主菜展示」與「個人伴手禮展示」雙金爲國爭光,返臺後,特別回到新營家扶中心,邀請生命中重要貴人到場,品嚐他的手藝和榮耀。
「作吃的很辛苦,但我不怕苦」陳宏文高職就選擇餐飲科系,進入中華醫事大學再跟着黃裕文老師學習,並南征北討到處參賽拿獎。
陳宏文國中接觸餐飲,在南英商工奠定烹飪基礎,高職畢業前已取得7張證照,當時曾榮登家扶中心技職紅人榜接受表揚。升大學後,他繼續精進廚藝,廚藝實力備受肯定。宏文表示,這次和恩師聯手端出3道菜餚,背後蘊藏深刻人生記憶與故事。「油潑鮮蔬府城味」是選手生涯首發重要代表作,爲2023年環境部「首惜廚師徵選賽」臺南區冠軍作品,並代表臺南前進臺北總決賽賽場,勇奪全國季軍。
「煙燻蝨目魚米糕」是童年回憶的臺菜佳餚,他說這是童年記憶中的味道,每次被母親帶去吃流水席,最期待的就是這道菜。這次也以這道料理,讓家鄉味再現風華,也讓美好回憶重現心中。至於「千絲蝦鳳梨莎莎」則融合在地農特產與創意發想而成,希望藉由結合鳳梨與海鮮的創新冷盤,向大家傳達臺南青年對土地的責任。
22歲陳宏文在國小3年級那年,母親帶着他與弟弟,與父親離異,1家3口落腳新化區生活。母親靠着平日在超市上班、假日打零工,1人身兼2份工作,辛苦撫養2子,8年來靠着家扶中心的協助,才讓兒子順利求學長大。
中華醫事大學餐管系3年級學生陳宏文4日回到北臺南家扶中心辦桌回饋員工,並夾菜給陸配身分的母親祁金霞。(程炳璋攝)
宏文媽媽感謝家扶支持與陪伴,「看着宏文連續2年在新加坡、韓國比賽榮獲金牌,無比驕傲」,她說,孩子用行動證明,只要有夢想、有毅力,再遠的地方、再高目標都能達成。她也不捨兒子的辛苦,感性說,「你的辛苦媽媽都看在眼裡,不論未來面對多少挑戰,我們永遠在你身邊支持你。」宏文弟弟雖未到場,也親筆寫下祝福「哥哥,我以你爲榮,向你看齊!」讓在場來賓與家扶社工爲之動容。
家扶社工師蔡淙凱分享,宏文有2位陪伴多年的認養人蔡阿姨與陳叔叔,今天雖無法出席,也透過信件與花束送上祝福。北臺南家扶中心扶幼委員會副主委石嘉玫表示,宏文用雙手烹煮的不只是3道菜,而是一段關於家庭、努力與夢想結合的美麗篇章;今天午餐是一場感謝饗宴,更是家扶兒童勇敢追夢、翻轉人生的真實寫照。
她也代表北臺南家扶中心扶幼委員會,頒發獎學金給陳宏文,也盼目前和宏文一樣接受家扶協助陪伴的兒童,朝自己的目標勇往直前。
北臺南家扶中心表示,「教育」是開啓美好人生的一把重要鑰匙,然而教育並非無償或免費,需透過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投注資源,北臺南家扶中心剛舉辦陶藝助學特展籌措兒童助學金,接下來郵局義賣助學希望工程,將於7月14日、15日分別於新營、白河、善化、佳里、學甲、永康、歸仁等7個郵局辦理跳蚤愛心市集,歡迎民衆共襄盛舉。
近期臺灣與大陸兩岸關係緊張,身爲陸配之子的陳宏文表示希望兩岸互相交流、維持和平。母親憶及維持家計辛酸一度淚撒當場,但仍表示「兒子是我心中永遠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