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冬 端午不立蛋 888顆西瓜站滿街
屏東佳冬端午封街,立起象徵「發發發」的888顆大西瓜。(羅琦文攝)
來自潮州的洪小姐(左)一家3人,使用2個免洗碗將西瓜裝扮成比基尼女郎的模樣。(羅琦文攝)
端午節各地都有立蛋的應景傳流活動,但屏東縣佳冬鄉不立雞蛋改立碩大西瓜,5月31日中午在石光見廣惠宮前道路封街登場,共立起象徵「發發發」的888顆大西瓜,相當壯觀。高雄梓官與臺東鹿野辦取午時水,也都大排長龍,展現驅邪避煞、招財開運的民俗文化與在地節慶氛圍。
今年佳冬端午立西瓜的陳列方式與去年T字型分3區不同,從廣惠宮前沿中山路擺放至玉光街口,集中在一條路上,規模更壯觀,還有免費西瓜品嚐、西瓜大胃王趣味競賽、在地農特產品銷售等活動,屏東縣長周春米也出席體驗。佳冬鄉長賴文一還預告,明年將擴大舉辦。
儘管正午12點豔陽高照,仍吸引大批民衆及小朋友興高采烈爲大西瓜畫表情。來自潮州的洪小姐一家3人,以2個免洗碗將西瓜裝扮成比基尼女郎的模樣,十分逗趣。立瓜結束後,民衆還將重達30餘臺斤的大西瓜抱回家,相當開心。
高雄市梓官區赤崁擁有逾300年曆史的赤崁古井,端午節從上午10點起,民衆即攜帶水桶排隊取「午時水」,隊伍綿延超過40公尺。
當地赤西里長劉英凱表示,赤崁古井距離海岸僅約50公尺,但水質清澈甘甜,是昔日重要水源,每逢端午除在地居民,還有外地甚至外籍友人從楠梓趕來汲水,有人將井水帶回灑淨、煮藥飲,或提供寺廟煮制青草茶結緣,傳統與社區情感在古井活水中代代流傳。
臺東縣鹿野鄉永安村聖安宮也暌違3年復辦「端午取午時水」傳統活動,聖安宮主委李樹根指出,玉龍泉受惠於去年臺風帶來的豐沛雨量,再度涌水,使端午取午時水習俗得以延續;午時水向來被視爲民間藥引,象徵媽祖庇佑、藥到病除。
活動還加碼推出總獎金5萬元的「立蛋競賽」,吸引逾300人報名。表態參選臺東縣長的議長吳秀華、立委陳瑩也到場同樂,吳秀華快手立起5顆蛋,陳瑩則以3顆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