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民營和中小企業金融資源投入
上半年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融資情況如何?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出爐的金融統計數據給出了答案:截至5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34.42萬億元,同比增長11.6%,近5年年均增速超過20%;私人控股企業貸款餘額44.95萬億元。5月份,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私人控股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爲3.69%和3.45%,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0.66個和0.6個百分點。
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融資發展是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助力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金融管理部門聚焦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等普惠金融重點領域,從政策引導、資金支持、能力建設等方面入手,持續健全金融支持體制機制,提升企業融資可得性、普惠性和便利度。一方面,抓好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25條舉措的落實,定期開展政策效果評估,引導金融機構牢固樹立一視同仁的理念。另一方面,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效能,試點開展明示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工作,推動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當前的經濟形勢複雜多變,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經營和融資更容易受到影響。引導金融資源更多向這些企業傾斜,有助於穩定社會預期和信心。下半年,各項金融政策要進一步落實落細,尤其要致力於打通堵點、難點,持續加強對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夯實穩固金融支持力度,與金融機構共同努力,推動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融資持續量增、面擴、價降。
健全金融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政策體系,持續加大金融資源要素投入。開展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引導普惠小微貸款、民營經濟貸款合理增長。健全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增信制度,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信息共享、金融衍生品等積極作用,提升企業融資可得性。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促進供應鏈金融規範發展,加大對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深入瞭解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助力企業高效融資對接。金融管理部門要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的溝通合作,幫助金融機構提升融資對接效率。全面推廣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支持信貸資金精準直達信用白戶、支早支小等普惠領域,爲民營中小微企業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
長期以來,我國融資結構以間接融資即信貸爲主,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有時並不解渴。對此,要更加多元化拓展融資渠道。一方面,發揮好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的撬動引領作用,對民營企業發債融資提供增信支持。鼓勵金融機構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募集資金專項用於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另一方面,更好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擴大優質民營企業股權融資規模,支持民營企業通過併購重組提質增效、做大做強。
持續加大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資源投入,對激活民間投資增長勢頭、有效發揮定向政策工具作用等具有重要意義。要把金融支持看作系統工程,綜合運用貨幣政策、財政獎補和保險保障等措施,提升金融機構的積極性。要加強部門合作,完善信用信息共享、融資擔保、稅收等配套政策和機制。此外,各地金融管理、發展改革、工信、財稅等部門也要加強溝通協調,提升政策實效,確保政策真正惠及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姚 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