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愛送私中 每7人就有1人
近年臺灣國中生就讀私中的比例逐年上升,公私立比例縮小至6比1,相當於每7名學生中就有1名就讀私立學校。圖爲明道中學學生上學情景。(潘虹恩攝)
臺北市近來私中入學考生爆量,引發關注,其實近年臺灣國中生就讀私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教育部統計,113學年度私中就讀比例爲14.3%,與103學年相比提高2.6%。六都就讀私中比例最高爲臺南,113學年有19.32%。教團指出,108課綱上路後強調適性發展,卻出現基本學科薄弱的問題,造成私中比例逐年上升,也反映現行教育體系問題。
103學年公立國中學生約70萬人,私立學生則爲9.5萬人,隨着少子化影響,113學年公立人數降至48萬人,私中雖受影響,仍收到8萬名學生,公私立比例縮小至6比1,相當於每7名學生中就有1名就讀私立學校,私中入學考每年人數大爆滿。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顧問高孟琳分析,爲因應108新課綱的多元適性,許多公立學校推出選修課程,讓學生探索興趣與職涯方向,但對於學習態度較被動的學生來說,會因爲缺乏動力而變得渾渾噩噩,家長則認爲選修課排擠必修課內容,造成基礎學科能力弱化,因此紛紛把孩子送往私校。
高孟琳指出,基礎學科能力弱化並非家長杞人憂天,而是現在進行式,勢必要檢討現行課綱並加以改善,否則目前的課綱目標、配套不夠明確,即便身爲師長的從業人員能夠理解,但站在家長角度仍無法放心將孩子送進公立學校就讀,恐怕出現社會斷層、有能力者讀私校的情形。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表示,目前公立國中小班級人數約29至30人,教師想教也心有餘力而不足,應推動「精緻化教育」,在不採取能力分班的前提下,唯有降低班級人數,使教師能因材施教,纔能有效照顧每位學生。
侯俊良補充,無論是學生管教問題、家長配合度,還是教育政策對學科能力的影響,現行教育制度仍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呼籲政府與教育主管機關應正視現場教師的需求,強化制度配套,以提升教育品質並保障教師權益。
六都當中,臺南就讀私中比例最高,幾乎每5名國中生就有1人。李姓家長說,成績優劣是一回事,至少私校管理嚴格,比較不用擔心變壞。另一個家長表示,未來到高中還是要面臨升學競爭,提早6年佈局不嫌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