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學者聚焦“東數西算”工程
(原標題:嘉賓學者聚焦“東數西算”工程)
5月26日,在貴陽舉行的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開幕式上,國家發改委宣佈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正式啓動。
貴州作爲國家樞紐節點將承擔加強綠色集約建設、推動核心技術突破、加快網絡互聯互通、加強能源供給保障、強化能耗監測管理、提升算力服務水平、促進數據有序流通、深化數據智能應用、確保網絡數據安全等九項重點工作任務。
貴州一直奮力在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不久前提出創新探索大數據東西部協作“貴州大數據+”合作模式,即“貴州數據交易市場+東部數據流通資源”“貴州雲服務基地+東部雲服務市場”“貴州算力網絡樞紐+東部算力資源需求”“貴州大數據試驗田+東部數字經濟創新探索”。這一模式必將加快貴州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提升跨區域算力調度水平,進一步加強雲算力服務、數據流通、數據應用、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探索實踐,在全國發揮好示範和帶動作用。
數博會召開期間,多位與會嘉賓學者聚焦“東數西算”工程、大數據東西部協作“貴州大數據+”合作模式等話題,他們認爲“東數西算”工程是貴州實施數字經濟戰略搶新機的一個重大機遇,對於優化數據中心佈局、推動中國數字經濟和西部地區發展意義重大。
貴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主任連玉明:
貴陽貴安要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基地
5月27日,接受記者專訪的貴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主任連玉明表示,國家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構建全國算力網絡體系,有利於貴州大數據的發展,對貴州實施數字經濟戰略搶新機來說,是一個重大機遇。
連玉明說,7年來,貴州大數據從無中生有、風生水起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從0到1,又邁向了從1到N的裂變。
連玉明建議,貴州應結合可再生能源豐富、數據中心綠色發展潛力較大等優勢,重點提升算力服務品質和利用效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夯實網絡等基礎保障,積極承接全國範圍需後臺加工、離線分析、存儲備份等非實時算力需求。貴陽貴安更要在“強省會”行動中,致力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基地。
前一段時間,貴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貴州大數據+”合作新模式,連玉明認爲,這是貴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大創新,是貴州大數據發展模式的重大創新。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劉輝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
“貴州大數據+”或將成爲可複製、可推廣的最佳實踐
5月26日,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就“貴州大數據+”合作模式相關話題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李俊對“貴州大數據+”合作模式表示認同。“基於大數據的特性,貴州積極探索該合作模式是非常科學的方法。”李俊解釋說,大數據產業有其自身特點,具有高度流動性,特別容易合作。
李俊認爲,“貴州大數據+”合作模式是構建國內甚至國際大數據產業大循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探索和創新。“貴州大數據+”合作模式不光要面向東部地區進行合作,更要面向東南亞、歐美等地區開展合作,從而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此外,通過兩者的相互促進,達到構建大數據產業國際國內要素市場建立的目標,以此再延伸出更多的數字經濟、數字貿易產業,帶動更大領域的合作與發展。
李俊建議貴州在“東數西算”工程中要大力發展“大數據+”服務貿易,在實現要素市場和數字產品市場有效互動的同時,積極總結最佳實踐案例和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爲國內乃至國際提供借鑑。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陳佳藝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黃璜:
東西部合作的創新型對接
對於即將實施的“東數西算”工程、“貴州大數據+”合作模式,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黃璜教授說:“這是東西部合作的創新型對接。”他從三方面作了具體闡述——
第一方面是新型的對接,對接的是新的資源、新的能力、新的內容。作爲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堅定不移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在全國範圍內形成輻射帶動和示範引領效應。黃璜認爲,“貴州大數據+”的提出,指明瞭大數據產業發展、貴州地方發展的一個新突破口、新方向。
第二方面是主動的對接,貴州能夠作爲西部的代表與東部地區進行對接,是有底氣的、有實力的,也是有前瞻性的。黃璜認爲,貴州在雲計算雲服務、算力算法等方面積累了紮實的基礎,這也爲貴州的主動對接提供了厚實的支撐條件。
第三方面是平臺型的對接,貴州作爲大數據的平臺進行整體性的對接。黃璜說,“貴州大數據+”合作模式是對貴州大數據產業優勢與東部相關產業優勢和市場需求的一次整體的整合與探索。 鄭文豐
中電太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張雲:
“東數西算”工程打造東西部數字合作新生態
5月26日,中電太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張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東數西算”工程、“貴州大數據+”合作新模式,對於打造東西部數字合作新生態具有重要意義。
張雲稱“貴州大數據+”合作新模式是貴州踐行大數據戰略行動的一次重要實踐,在“東數西算”工程中呈現着三個“利好”——利於發揮貴州大數據比較優勢,實現貴州優質要素供給與東部地區成熟市場有機銜接;利於培育數據驅動的東西部數字合作新生態;利於探索數字貿易創新發展模式。
在深入推進東西部數字經濟協作中,張雲建議要圍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融合應用、人才培養等領域,建立供需清單和幫扶機制,爭取培養一批國家級或具有影響力的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和大數據試點示範項目落地貴陽貴安。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劉輝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數據中心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IDC圈CEO黃超:
東西部協作掘金“數字寶礦”
5月28日,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數據中心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IDC圈CEO黃超說,貴州依託自身優勢探索大數據東西部協作“貴州大數據+”合作模式,有利於東西部資源優勢互補,不斷激發大數據產業動力活力。
如何更好地將東西部大數據資源有效銜接,掘金“數字寶礦”?黃超給出建議,在產業基礎建設方面,發展壯大以數據採集與處理、數據管理與保護等爲主的大數據產業核心業態。在數字產業化方面,多元化培育發展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數字產業。在融合發展方面,聚焦多領域產業融合。在強人才促合作方面,創新人才引進、培養、交流模式,讓大數據人才進得來、留得下、有所爲。
黃超說,東西部大數據融合還面臨着各種問題。大數據東西部協作還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共同發力:一是完善網絡設施,夯實發展基礎。二是推動協同創新,加強政、產、學、研合作。三是深化融合應用,拓寬發展領域。四是強化網絡基礎設施安全管理。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羅婧
南方電網公司總信息師餘建國:
廣泛合作 貴州與東部實現互補互利互贏
南方電網公司總信息師餘建國認爲,創新探索大數據東西部協作合作模式,是順勢而爲、正當其時,有利於將優質的要素供給與東部地區成熟市場有機銜接,推動與東部發達地區在貴州共建數字經濟小鎮、數字經濟樓宇等,形成要素流密集交互、深度融合的跨區域大數據生態圈。國家實施的“東數西算”工程,必將充分帶動地區間產業融合、要素流動、算力協作,進一步釋放區域合作倍增效應,實現共贏發展。
餘建國說,“東數西算”工程正是探索大數據東西部的協作合作,將引導貴州大數據市場主體在東部地區佈局創新合作平臺,主導和參與打造虛擬產業園、虛擬產業集羣,不斷推進數字經濟發展資源共享、機制協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助力貴州大數據產業在更寬的領域和更高的層次發展。
在餘建國看來,“貴州大數據+”合作模式其目的是貴州與東部優勢互補,實現互利互贏。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商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