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驅動 產業聯動 政策支持 深圳大力培育文化新質生產力
深圳新聞網2025年5月26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銳)五月的深圳,涌動着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浪潮。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正在火熱舉行中。
在這裡,優必選機器人揮毫潑墨,影石創新全景相機讓觀衆彷彿親臨敦煌莫高窟,洲明科技裸眼3D屏上,數字飛天與機械臂共舞……人們可以透過文博會的熱門展位看到,通過場景的創新應用,科技亦成爲了文化的表達新載體,而科技的迭代升級,也進一步推動了傳統文化業態的融合發展,在文化與多領域跨產業深度融合的過程中,文化消費體驗、文化消費場景也在發生質的飛躍。
在全球化與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文化領域也隨之經歷着前所未有的變革與重塑。深圳作爲首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聚焦人民羣衆精神文化需求,不斷以制度突破釋放文化產業活力,以科技賦能文化生產,以跨界重構產業生態,促進文化軟實力源源不斷地轉化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並逐漸構建起文化新質生產力的“深圳範式”。
技術驅動:構建“文化+”融合發展生態圈
深圳科技力量正成爲我國影視工業的重要引擎。
深圳市瑞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爲兩部《哪吒》和《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唐探1900》《蛟龍行動》《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熊出沒·重啓未來》等爆款影片提供渲染服務;深圳洛克特視效科技有限公司參與了“哪吒”系列電影長達10年的製作歷程,其參與制作的特效鏡頭,粒子量高達數億,技術難度較前作提升3至5倍;華強方特開發的瀑布製作流程自動化程序,將50臺高性能工作站整合成解算集羣,創造出令人驚豔的視覺效果。
如今,深圳依託數字技術發達和文化創意資源匯聚的優勢,正在大力推動文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創意產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深圳充分發揮高科技城市、金融中心城市和濱海旅遊城市特色,促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形成了“文化+科技”“文化+旅遊”“文化+創意”“文化+製造”“文化+貿易”等產業發展新業態,激發了文化市場的活力,特別是在全國率先提出“文化+科技”的產業發展新模式,把文化與科技緊密結合作爲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業態予以推動,以創新科技賦予傳統文化以新形式、新內容,一大批文化科技企業在這裡迅速崛起。
據統計,2024年,深圳以多媒體遊戲動漫、可穿戴智能文化設備製造等爲代表的文化新業態特徵較爲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5863.99億元,同比增長12.2%,爲深圳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硬核支撐,也爲加快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夯實了堅固基礎。
產業聯動:打造文化消費新場景
每個月,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龍崗大運中心體育館、深圳體育中心體育館演唱會均有數場高人氣演唱會上演,頂級演唱會的背後,深圳以演藝精品串聯文旅消費場景,激發城市消費活力,通過“票根經濟”創新聯動文旅產業。
正在建設的深圳歌劇院、大沙河文體中心等場館,更將形成“高端演藝集聚區”,未來可承接國際歌劇節、交響樂巡演等頂級活動,助力深圳成爲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會客廳”。
深圳文化新空間、新場景不斷涌現,市民遊客有了越來越多的打卡好去處。深圳現有市級以上文化產業園區80個,其中“南山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獲評國家級優秀基地,“龍崗數字創意產業走廊”被認定爲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而當文化產業發展進入人工智能大規模應用階段,大數據、雲計算等高新技術不斷賦能,傳統文化產業得以改造升級,新的文化消費可能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本屆文博會上,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聯合宣佈啓動“深圳市文旅智能體平臺”建設。作爲國內首個AI賦能文旅體消費的智能體平臺,這標誌着深圳在推動文旅體產業數字化升級與消費生態融合領域邁出關鍵一步,其覆蓋用戶、商戶、政府的全場景服務體系,將AI決策深度嵌入消費全鏈條,爲文旅體產業治理現代化提供技術支撐。
當文化與城市發展雙線並行,更具藝術性、多元化、國際範的文化消費新場景,爲深圳加快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注入了更強勁的發展動能、增添更靚麗的藝術底色。
政策支持:穩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連續、穩定的政策支持。作爲全國首批文化體制改革綜合性試點地區之一,深圳於2003年正式確立“文化立市”戰略。提出把文化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的目標,出臺國內第一個文化產業促進條例,隨後陸續發佈多個文化產業政策或規劃。自2005年起,深圳在市、區兩級均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
據統計,近20年間,深圳文化創意產業保持平均20%的增長速度,已成爲我國文化輸出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口岸。2024年,全市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3754家,實現營業收入12875.08億元,佔全省的51.5%、全國的9.1%;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12.1%,高於全國、全省平均增速6.1和5.5個百分點。
在本屆文博會上,深圳持續釋放出文化產業利好消息。5月24日,緊隨廣東重磅出臺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包”,《深圳市推動數字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演藝新空間扶持管理措施(試行)》正式發佈,圍繞推進文化建設數字化賦能、信息化轉型,以“真金白銀”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持續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爲文化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