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塞爆 臺大醫:低溫+關牀導致
各大醫院急診壅塞,直到12日全國單日仍有2.2萬人塞在急診室。(本報資料照片)
過年春節至今各大醫院急診壅塞,直到12日全國單日仍有2.2萬人塞在急診室,衛福部評估,受元宵活動影響傳播風險增加,恐再塞2~3周。次長林靜儀表示,壅塞是因半數以上腹瀉、流感輕症民衆都跑去,衛福部已經「拜託」醫院院內協調病牀調度。但臺大醫院表示,流感僅佔少數,絕非塞車原因,衛福部搞錯方向,若不解決關牀、人才出走等問題,未來壅塞只會越來越嚴重。
衛福部昨天下午在疾管署以視訊方式連線全國醫學中心、準醫學中心院長,討論病房調度。林靜儀會後喊話各醫院院長,加強調度,不分科別,只要有空牀,就讓急診病患上轉;另民衆若自認不是高風險者,落實分級醫療,有需要再轉診至大醫院。
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今年過年期間單日急診涌入4.6萬人,加上春節假期高達9天,寒流、流感加上腹瀉,是這次急診壅塞因素,疾管署評估,類流感疫情在元宵節後,就會反轉向下,急診恐會再塞2~3周。
對於衛福部將急診壅塞指向輕症病患太多,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張維典表示,急診室確實會有腹瀉及流感病人跑來,但通常給藥,就會請回,「這類病人雖會增加急診病人總量,但不是造成急診塞牀主因」。
張維典指出,臺大醫院近期收治的急診病人,以年邁罹癌或罹患全身性系統疾病患者爲主,一遇到天氣變冷,就會發生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送到急診,纔會造成壅塞。13日白天台大大廳好不容易清空,但入夜又變冷,恐怕又要塞。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則認爲,流感、諾羅都不是新興傳染病,但每逢秋冬之際,急診卻變成「擠診」,除了輕症衝急診,急重症病人因缺工關牀暫留急診,也會造成急診壅塞,政府應從院方病牀調度管理政策、強化轉診機制着手,才能緩解壅塞之急。
醫師公會全聯會、護理師護士公會、醫院協會、診所協會全聯會等11大團體13日發出聲明,希望民衆出現類流感症狀、流感徵兆時,先至鄰近社區醫院與診所就醫,有需要再轉至急診,將急重症醫療資源讓給最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