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這場旅遊推介會,“累慘”了翻譯

新華社明斯克2月20日電 記者手記|這場旅遊推介會,“累慘”了翻譯

新華社記者陳汀

“哎呀,可把我累慘了!”白俄羅斯姑娘簡·比留克作爲中白旅遊推介會翻譯,結束了一天工作,和記者分享了她最直接的感受。

19日,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氣溫已到零下,舉辦2025年中白旅遊推介會的中國文化中心內卻升騰着暖意。來自中白兩國約30家旅行商和航司代表齊聚一堂,對接洽談旅遊人文合作。

在一對一洽談現場,主辦方配備了10名高水平翻譯同時保障交流,但仍然不夠用。沒等到譯員的中白旅商代表或是用不那麼準確的英語,或是用中俄文各說各話、連比劃帶猜,“沒有技巧、全靠感情”地熱情交流。

比留克說,讓她感受深刻的是,大家溝通交流的意願特別強烈。“一家緊接着另一家談,討論深入且務實”,她坦言道“從沒經歷過強度這麼大的翻譯工作”,但“很高興能爲兩國旅遊事業建立溝通的橋樑”。

比留克曾在中國學習,說一口流利的中文,目前在明斯克中國文化中心工作。爲了這次推介會,她做了充足準備,儘管如此,她還是在翻譯中遇到了不少“麻煩”。

“我發現還有好多中國的地名和景點是我不知道的,我不知道怎麼準確地翻譯。所以我們兩國人民更加應該到彼此的國家走一走、看一看,更好地瞭解對方文化,增進友誼。”她說。

“無需翻譯也能心領神會的是中白雙方言辭中的懇切和對合作的誠意。”中國駐白俄羅斯大使館文化參贊、明斯克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夏光遠對記者說,“辦會前參會商名單一增再增,雙方對於合作熱情高漲。今天交流接洽的熱絡氛圍說明兩國旅遊合作的確大有可爲、前景廣闊。”

白俄羅斯體育和旅遊部副部長安德烈奇克在推介會上表示,白俄羅斯爲中國遊客創造了一切條件,提供從生態旅遊到醫療旅遊的各類旅遊產品,全力保障中國遊客住宿、餐飲、交通、購物等體驗。

白俄羅斯白中友協副主席格里什克維奇接受記者採訪說,近年來中白人文旅遊交流蓬勃發展,“中國在地理、文化、歷史等方面體量龐大、維度多元,文明深邃厚重,旅遊資源豐富多彩,值得用一生來探索中國的美麗”。

“收穫非常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行社協會會長吳鋒與記者分享時難掩內心激動之情,“通過這次來白俄羅斯考察,我們發現了許多旅遊資源。下一階段將對接白方合作伙伴,具體研究旅遊產品線路。”

中國駐白俄羅斯大使張汶川在推介會上說,推介會爲兩國旅遊界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新平臺,也爲進一步深化中白旅遊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機。中方期待與白方一道,共同加強旅遊宣傳推廣、開發特色旅遊產品、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共同培育旅遊合作這棵“常青樹”,使其成爲中白友好的“民意橋”和共同發展的“金鑰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