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迷航…保全才56歲竟罹患「年輕型失智症」常搞錯包裹收件人

宜蘭有位負責認真的社區保全才56歲就被發現得了「年輕型失智症」,羅東博愛醫院除了適切給予病人治療,最近更舉辦宜蘭首場「年輕型失智病友會」,安排醫師講座分享最新醫療進展。圖/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失智症大多發生於70至80歲長者,宜蘭有位負責認真的社區保全才56歲就在停車場找不到方向,還搞錯包裹收件人,原本以爲是中年職業倦怠,就醫檢查發現竟然是「年輕型失智症」找上身,羅東博愛醫院發現這名病人後正用藥治療控制,爭取延緩病情惡化。

羅東博愛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主任劉競雄表示,65歲以前發病被稱爲「年輕型失智症」,這類患者並不會經常出現傳統印象中的記憶力衰退,反而可能像王先生一樣,出現喪失方向感、語言障礙、情緒不穩,甚至影響工作判斷力。

據瞭解,56歲王先生原本是社區人人稱讚的保全大哥,10年來親切負責、深獲住戶信賴;但最近1年來,他開始在熟悉的停車場迷路、搞錯包裹收件人,連簡單的收發工作也變得困難;家人原以爲是中年危機或職業倦怠,直到就醫檢查才揭開罹患「年輕型失智症」答案。

神經內科高志堅醫師指出,失智症早期大多是輕度認知障礙,若能及早介入,有機會延緩3至5年惡化,除了診斷技術進步,治療上也有突破,最新獲TFDA覈准的「類澱粉蛋白單株抗體」藥物,經神經專科評估後使用,可在18個月內平均延緩近三成認知退化,惟目前尚屬自費治療,治療過程需定期MRI監測避免副作用。

隨着年輕型失智症個案增加,羅東博愛醫院除了適切給予病人治療,最近更舉辦宜蘭縣首場「年輕型失智病友會」,安排醫師講座分享最新診斷與治療進展,未來也將持續推動失智據點、健腦課程,結合國家長照政策與生活型態醫學,幫助患者延緩退化、維持尊嚴,爲患者與家庭爭取更多選擇與希望。

宜蘭有位負責認真的社區保全才56歲就被發現得了「年輕型失智症」,羅東博愛醫院除了適切給予病人治療,最近更舉辦宜蘭首場「年輕型失智病友會」,安排醫師講座分享最新醫療進展。圖/羅東博愛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