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訓明院士:30歲以上人羣都應積極篩查和干預高血壓

6月20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有關情況。

中國工程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吉訓明介紹,血壓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極爲關鍵,必須有效控制,早期監測和有效控制高血壓。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建議每天服用一次長效的降壓藥。偶然的漏服是不要擔心,一次漏藥不會產生嚴重的不良結果。

“沒有症狀的高血壓病人要不要服藥?或者說只要服了藥終生不能停,其實這些觀念都不是正確,甚至是錯誤的。”吉訓明表示,高血壓是一種“無聲殺手”,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首位原因。很多中老年人,甚至青年人都會有高血壓,30歲到35歲的人,8%-10%患有高血壓。所以對於高血壓,要定期進行監測,一旦發現高血壓以後,長期不管,會對人體造成無形的傷害,對心、腦、腎都有嚴重傷害。

吉訓明表示,只要確診高血壓,要定期監測、定期服藥,確保服藥以後的血壓能夠達到標準。同時,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調整科學的生活方式,能夠使血壓更穩定,甚至使有些血壓能夠恢復正常。“我們經常說是藥三分毒,但是通過生活方式不能改變的高血壓,不吃藥物的副作用比吃藥物的副作用大得多,長期下來血管會變得很糟糕,未來血管就會發生堵塞或者破裂。”

“面對高血壓,要主動地篩查和干預,30歲以上的人羣都應該積極篩查和干預。一旦發生高血壓,不能僥倖,要定期找醫生進行檢測。確診爲高血壓,一定要進行治療。同時,加上良好的生活方式,做到科學規律地用藥,高血壓不可怕。”吉訓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