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當選!董事長“超期服役”,華夏銀行翻身仗能否打贏
摘要:對於李民吉來說,這也是他的收官之戰(歡迎關注槓桿遊戲)
撰文|張銀銀&編輯|欣欣然
近日,華夏銀行公告,董事會已審議並通過選舉李民吉繼續擔任董事長、鄒立賓爲副董事長的決議。
同時公告還披露了,該行行長、5位副行長的當選結果等。
當然最受關注的,還是“超期服役”的李民吉繼續當選董事長。
其實,除此之外,華夏銀行的行長變動較快也受關注,此前槓桿遊戲也寫過。
華夏銀行近年業績發展不太如意,無論如何,對於李民吉來說,再次當選後,這是他的收官之戰了。
華夏銀行能否翻身?我們拭目以待。
1、董事長“超期服役”,行長換得有點快
1965年1月生的李民吉,2017年起擔任華夏銀行董事長,至今已七年。
按照原銀保監會的相關指導意見,銀行保險機構關鍵崗位員工輪崗期限原則上不得超過七年,李民吉的繼續留任顯然突破了這一限制。
當然,也是原則上。
另外值得一說,李民吉即將年滿60歲,可能退休也快了。
除了董事長“超期服役”,華夏銀行這2年行長換得也有點快。
事情要從2024年初說起。
2024年1月12日晚間,華夏銀行發佈公告,該行董事會收到關文傑先生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工作原因,關文傑辭去該行執行董事、行長、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相關職務,自2024年1月12日起生效。
他下一站也挺好的,北京農商行,而這家銀行夠牛,籌備IPO已12年,是萬億農商行中尚未上市的個案。
更有趣的是,北京農商行這2、3年已經換了2次一把手。關文傑能否帶領北京農商行完成上市?
回到華夏銀行,2022年2月,該行發佈公告,因工作變動原因,該行原行長張健華辭任。
2022年11月7日,華夏銀行第八屆董事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聘任關文傑先生爲本行行長的議案》,關文傑由該行副行長“轉正”。
2023年4月25日,華夏銀行公告稱,關文傑擔任該行行長的任職資格獲原銀保監會覈准,任期自核準日2023年4月21日起生效。
如槓桿遊戲上文所述,2024年1月12日,華夏銀行發佈公告,因工作原因,關文傑先生辭去本行執行董事、行長、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相關職務。
也就是說,即便從聘任開始算,關文傑也才轉正一年出頭;如果從獲批擔任華夏銀行行長一職算起,甚至不足一年。
雖然任職行長時間不長,公告對關文傑的任職表現給予了充分肯定。
在該行董事會聘任新任行長及其任職資格,獲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覈准前,董事會指定董事長李民吉先生代爲履行華夏銀行行長職責。
2024年3月29日,華夏銀行發佈公告稱,該行董事會同意聘任瞿綱爲行長,其將在任職資格獲覈准前代爲履行行長職責。
公開簡歷顯示,瞿綱,1974年11月出生,碩士研究生,正高級經濟師,曾任北京國際信託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北京金融控股集團副總經理,北京國際信託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華夏銀行黨委常委。現任華夏銀行黨委副書記。
“70後”瞿綱也成爲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最年輕的行長。
在聘任瞿綱擔任行長之前,2024年2月,華夏銀行曾發佈公告表示,該行董事會同意聘任韓建紅、唐一鳴爲副行長,其任職資格尚需監管機構覈准。
到了2024年10月30日,國家金管總局官網顯示,華夏銀行董事、行長瞿綱的任職資格獲得監管覈准。根據此前公告,這意味着華夏銀行新任“70後”行長瞿綱將正式履職。
在此之前的2024年8月初,華夏銀行披露,國家金管總局已覈准韓建紅、唐一鳴擔任該司副行長的任職資格。
至此,華夏銀行“一正五副”行長就位。
2、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平淡
華夏銀行2024年第三季度營收下降2.92%。
詳細來看,槓桿遊戲注意到,三季度,華夏銀行實現營收227.81億元,同比下降2.92%;同期歸母淨利潤60.51億元,同比增長3.6%。
圖表來源|東方財富(特此感謝)
2024年前三季度,華夏銀行實現營業收入722.35億元,同比增長0.04%;實現歸母淨利潤185.11億元,同比增長3.1%。
截至2024年9月末,華夏銀行資產總額43456.42億元,比2023年末增長2.14%。
負債總額39903.17億元,比2023年末增長1.46%。
貸款總額23485.88億元,比2023年末增長1.69%;吸收存款21329.0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2%。
資產、存貸款的增速顯然不太高。
還不錯,截至2024年9月末,華夏銀行不良貸款較年初實現“雙降”,不良貸款餘額378.46億元,較2023年末減少6.59億元,不良貸款率1.61%,較2023年末下降0.06個百分點;
撥備覆蓋率165.89%,比2023年末上升5.83個百分點;
貸款撥備率2.67%,與2023年末持平;
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爲13.26%、11.47%、9.51%。
2024年上半年,華夏銀行實現營收483.54億元,同比增長1.49%;實現歸母淨利潤124.6億元,同比增長2.86%。
而一季度時,該行實現營收221.14億元,2023年同期爲231.2億元左右,同比下滑了4.34%。
一季度,華夏銀行的利潤總額爲79.29億元,同比增加0.64億元,增長0.81%;歸屬淨利潤58.90億元,同比增加0.36億元,增長0.61%。
相較而言,一季度營收下滑,利潤還略有增長,不容易。當然這背後,都是摳出來的。
總的來說,通過對比一季度、半年、三季度、前三季度的經營數據,我們會發現,華夏銀行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總體表現平淡。
此外,槓桿遊戲對比上市銀行2024半年報時注意到,華夏銀行、鄭州銀行、民生銀行、蘭州銀行等的淨資產收益率低於4%。2024上半年,淨資產收益率介於4-5%左右的銀行不少,我們就當這些銀行還算合格吧。
低於4%的,就有點具體了。
比如華夏銀行淨資產收益率3.69%、鄭州銀行淨資產收益率3.67%、民生銀行淨資產收益率3.52%,最誇張的要數蘭州銀行,淨資產收益率僅有2.89%。
3、年原地踏步,董事長收官之戰能否翻盤?
2023年,華夏銀行錄得營收932.07億元,2022年該數字爲938.1億元左右,即2023年營收同比下滑了0.64%,幅度雖然不大,但如果結果2022年營收看,就知道2023年確實不好。
2021年該行的營收約958.7億元,即2022年該行營收已經下滑了2.15%。
如果接着看,槓桿遊戲注意到2020年華夏銀行的營收爲953.1億元,也就是說2021年該行的營收僅增長率0.59%。
於此,我們也就知道,華夏銀行近年總體是原地踏步,甚至可以說不太好。
2023年,華夏銀行實現利潤總額354.39億元,比2022年增加18.56億元,增長5.53%;淨利潤268.45億元,比2022年增加13.55億元,增長5.32%;歸屬淨利潤263.6億元,比2022年增加13.28億元,同比增長5.30%——和營收比起來,利潤表現不容易。
1)在2023年的營收結構中,槓桿遊戲注意到,華夏銀行利息收入1,556.11億元,比2022年增加42.96億元,增長2.84%。利息淨收入佔比75.58%,非利息淨收入佔比24.42%。
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利息收入1,076.44 億元,比2022年減少2.50億元,下降0.23%。
主要是發放貸款和墊款平均收益率下降。
金融投資利息收 407.20億元,比2022年增加46.85億元,增長13.00%,主要是金融投資規模增長。
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利息收入25.45億元,比2022年減少0.25億元,下降0.97%,主要是存放中央銀行款項規模下降。
同業業務利息收入47.02億元,比2022年減少1.14 億元,下降 2.37%,主要是同業業務規模下降。
此外槓桿遊戲注意到,2023年華夏銀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64.02億元,比2022年減少39.67億元,下降38.26%,主要是代理業務收入減少。
2)利息支出851.69億元,比2022年增加81.47億元,增長10.58%,主要是負債規模增長。
其中吸收存款利息支出427.48億元,比2022年增加15.07 億元,增長3.65%。
主要是本集團在保持存款成本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吸收存款規模增長。
向中央銀行借款利息支出35.68億元,比2022年減少0.58億元,下降1.60%,主要是向中央銀行借款平均成本率下降。
應付債務憑證利息支出154.43億元,比2022年增加6.91億元,增長4.68%,主要是應付債務憑證規模增加。
同業負債及其他利息支出234.10億元,比2022年增加60.07億元,增長34.52%,主要是同業負債規模及平均成本率上升。
3)2023年,華夏銀行的業務及管理費292.36億元,比2022年增加9.72億元,增長3.44%,主要是五險二金及折舊攤銷費用增加。
該行2023年的成本收入比31.37%,比2022年提高1.24個百分點。
說完利息收入、支出、費用,我們繼續看看華夏銀行2022年的資產情況。
1)截至2023年末,華夏銀行的資產規模42,547.66億元,比2022年末增加3,545.99億元,增長9.09%。
貸款總額23,095.83億元,比2022年末增加366.10億元,增長1.61%——這個增幅似乎也不高。
存款總額21,299.45億元,比2022年末增加660.71億元,增長3.20%。
截至2023年末,華夏銀行的金融投資總額15,987.42億元,比2022年末增加3,002.63億元,增長23.12%,主要是債券投資、基金投資增加。
現金及存放中央銀行款項2,024.34億元,比2022年末增加270.51億元,增長15.42%,主要是爲滿足流動性安全和正常支付清算需要,適當提高超額存款準備金。
2)截至2023年末,槓桿遊戲注意到,華夏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385.05億元,比2022年末減少13.65億元,下降3.42%;不良貸款率1.67%,比2022年末下降0.08個百分點。
2023年,華夏銀行信用及其他資產減值損失259.67 億元,比2022年減少48.02億元,下降 15.61%,主要是金融投資計提減值準備減少。
華夏銀行官網介紹,華夏銀行於1992年10月在北京成立,是首鋼總公司(現已更名爲“首鋼集團有限公司”)獨資組建成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是全國唯一一家由製造業企業發起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1995年3月,實行股份制改造;2003年9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交易,成爲全國第五家上市銀行。
但近年華夏銀行的營收表現不太好,不過2023年在不良率方面還是有進步。
如果從2016年看起,到2023年,華夏銀行的歸母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僅爲4.3%,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總的來說,和其他上市全國股份行相比,華夏銀行有些掉隊。
雖然這業績不太好,值得一說,華夏銀行最近的高管年輕化明顯。
具體來看,除了華夏銀行董事長李民吉(1965年),其他:行長瞿綱(1974年)、副行長楊偉和劉瑞嘉(1966年)、副行長高波(1970年)、副行長韓建紅(1969年)、副行長唐一鳴(1979年)。
年輕的領導班子,能否帶華夏銀行打一個翻身仗?同時,對於老董事長李民吉來說,這也是他的收官之戰。
本文未標註出處的財務圖表,均源自華夏銀行有關公告,特此說明並致謝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槓桿遊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槓桿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爲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