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線正乖離過大高檔震盪 AI實質獲利有助臺股中長多表現
▲臺股示意圖。(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巫彩蓮/臺北報導
上週五受美股下跌拖累,臺股失守28000點大關且跌破月線,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指出,臺股本週受美股AI龍頭下跌影響,加上短線漲多、季線正乖離過大牽引,大盤出現高檔震盪走勢,不過整體而言,臺股有AI題材面與供應鏈實質獲利的挹注,以及臺經院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MSCI調高臺股權重等利多,且近期出現科技與非電族羣良性輪動,有助於臺股中長多表現。
廖炳焜表示,從國際AI巨頭的動作可預見AI成長趨勢愈發鮮明,包括OpenAI的兆元計劃,將全球科技巨頭綁成生命共同體、美國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均上修2026年資本支出展望,對於擁有完整AI供應鏈的臺股而言爲良好利多。從臺灣經濟數據來看也可看到此現象,AI產業帶動臺灣出口強勁,主計總處第3季GDP概估爲7.64%,較8月估計大幅提高4.73%,2025年全年GDP成長率至少5%起跳,因此即使11月盤勢可能出現獲利了結賣壓機會,但預期回檔不致過深,反是長線投資人擇機佈局機會點。
針對近期股價表現亮眼的記憶體,廖炳焜分析,受益於國際大廠減少DDR4產品生產、或結束部分產品,DDR4現貨價自9月開始再度出現明顯漲幅,帶動第四季合約價跟進調漲,考量DRAM產能持續受到排擠,以及下游需求轉換至DDR5速度較預期慢,供給端吃緊有望延續至明年上半年。展望後市,隨着階段性供需錯配,DRAM價格到明年上半年仍可望維持高檔震盪,報價走勢能見度同步拉長,而合約價調漲後,國內業者短線獲利能力轉強,第三季提早實現虧轉盈,預期第四季將持續走高。
至於臺股至年底前的佈局,隨指數來到高檔,廖炳焜建議,宜聚焦中長線趨勢股,包括AI供應鏈、晶圓代工龍頭廠2奈米供應鏈、記憶體、IP、光通訊、低軌衛星、機器人、摺疊手機,以及特用化學、重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