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談|從“跟跑”到“領跑” 淄博醫生成爲“被觀摩的示範者”

鉛衣厚重,無影燈亮,7月26日下午,淄博市中心醫院西院手術檯上正進行一場關乎生死的技術博弈。來自美國的波蘭籍心臟專家Wojciech Fil教授屏息凝神,目光聚焦於中國醫生手中那根纖細的導管——此刻,淄博市中心醫院手術室內,一場針對複雜Type0型二葉瓣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正在進行。

此次國外專家專程前來取經,並非偶然。中國TAVR患者中二葉瓣畸形的比例高達50%,其中0型二葉瓣又佔據二葉瓣患者半數之多,這一比例顯著高於西方國家。淄博市中心醫院依託龐大的本土病例實踐,在Type0型二葉瓣TAVR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與技術優勢,形成了寶貴的“中國方案”。面對西方罕見、中國高發的特殊病例,我們已然從技術的學習者轉變爲經驗與方案的輸出者。國際專家的目光聚焦淄博,正是對中國在特定疾病治療領域獨特優勢與領先地位最直接的認可。

然而,國際讚譽雖耀眼,技術創新的根本目的始終在於造福本土患者。Type0型二葉瓣患者承受着“畸形心門”導致的血流受阻與返流之苦,如不救治終將面臨心力衰竭的絕境。淄博市中心醫院通過微創介入手術“不開胸換門”,正是以患者最小代價爲生命贏得最大生機。醫院整合資源、提升瓣膜病治療同質化水平的努力,最終目標是讓“更高水平的服務”惠及每一位淄博百姓——國際交流的華彩樂章,其深沉的基調永遠是爲民服務的初心。

真正的技術自信,在於立足本土實際、解決中國問題,並由此贏得國際同行發自內心的尊重。當淄博醫生以卓越技術贏得世界拇指,這不僅是淄博醫學的榮光,更是中國醫療整體崛起、從“跟跑”邁向“並跑”甚至“領跑”的鮮明印記。

(大衆新聞·魯中晨報記者翟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