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腿飯150不遠了?明年最低工資有望再調3%「只爽到3類人」網淚喊一起當中慘階級

最低工資調升受益者只有領取基本工資部分勞工或是外籍移工,還有時薪工作者。(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行政院主計總處上週三(28)日發佈最新經濟預測,將今(2025)年全年經濟成長率(GDP)下修至3.1%,勉強「保3」,CPI年增率預測則爲1.88%,低於2%警戒線,一般預料,CPI年增率1.88%將足額反映在最低工資調幅上,工商界應普遍可接受。

勞動部將在第三季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已決定明(2026)年最低工資,調整幅度受到上述GDP及CPI影響,現行最低薪資爲月薪爲28,590元、時薪爲190元,此次調幅大約落在3%,也就是月薪將來到29,450元,時薪196元,分別增加860元與6元。

勞動部預計最晚在9月就會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此次調整將依據《最低工資法》執行,由「最低工資審議會」參採國內生產毛額及成本構成之分配比率、勞動生產力指數年增率、勞工平均薪資年增率、最低生活費等11項參採指標等指標,就最低工資調整金額進行審議並提出調整建議。

勞團指出,由於月薪及時薪連續多年脫鉤,導致年輕人從事全職工作意願低,若以現行薪資標準來看,若從事時薪工作以一天做8小時,一個月22天來計算,一個月可領到33,440元,比最低月薪28,590元,足足多了4,850元。(文章未完…全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