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刷掉人類司機!美國Uber用戶搶Waymo無人駕駛車 等1小時也甘願
Uber自今年6月在美國亞特蘭大正式導入Waymo無人駕駛車隊後,當地用戶爲了搭上這些自駕計程車,出現一股「集體刷掉人類司機」的現象。部分科技愛好者甚至坦言,他們寧願花上近一小時取消訂單,只爲等到一輛Waymo無人駕駛車輛。
亞特蘭大居民Nate Galesic分享其經驗:明明在Uber App中選擇了偏好自動駕駛車輛,卻連續被配對到人類司機,最後只好不斷點選取消,花了一個小時纔等到Waymo無人駕駛車輛。
Nate Galesic進一步表示,這個「挑車」過程已經像是一種遊戲。據其估算,平均要拒絕約20位人類司機,纔有機會被配對到Waymo。
追捧自駕車,累積超過35趟搭乘經驗
自6月底至今,Nate Galesic已經搭乘Waymo超過35次,幾乎每一次都得經過同樣的「篩選」流程。Nate Galesic指出,相比在鳳凰城或舊金山直接使用Waymo One App預約情況,在亞特蘭大透過Uber搭乘到Waymo無人駕駛車輛的難度更高,但也因此更具挑戰性。
另一名住戶Andrew Nerney則分享,必須走出住家兩個街區外,才能進入Uber在當地規劃的Waymo服務範圍。雖然同樣得反覆取消人類司機,但其仍已成功搭乘5次 Waymo,同時發現這些行程多半短於4英里、費用不超過12美元,並且幾乎只行駛在市區道路,而非高速公路。
兩人都強調,無人駕駛車不只是科技新奇,更有實際便利性。對長時間拍攝後疲憊的Nate Galesic來說,能安心在車內休息,甚至睡着,纔是他最期待的體驗。
Waymo車隊逐步擴張,Uber力拼自動駕駛佈局
根據Uber的說法,目前在亞特蘭大已經投入數十輛Waymo車輛,更規劃在未來幾年擴展至「數百輛」規模。而在今年3月啓動合作的奧斯汀地區,目前已經佈署約100輛Waymo車輛。
Uber則建議乘客若想提升搭乘無人駕駛車輛機率,可避免在高需求時段預約車輛,或是選擇市區路線,並確認起迄點位於65平方英里的服務範圍內。Waymo方面則表示,之所以在亞特蘭大選擇與Uber合作,而非推出自有App,正是爲了能更快接觸更多潛在乘客。
熱潮背後仍有疑慮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迫不及待想搭上自駕車。
根據顧問公司Arthur D. Little去年的調查,多數美國受訪者仍對全自動或半自動車輛存有疑慮,甚至以17%的差距表示「不會考慮使用」。這與過去幾起涉及自駕車的致命事故有關,導致不少人對此類技術安全性心存保留。
不過,調查同時顯示,居住在人口逾百萬人數的大型城市受訪者,其對於無人駕駛車輛的接受度明顯較高。這也意味着自駕車更有機會先在大都會區普及,逐步培養大衆信任感。
Nate Galesic甚至將這股趨勢比擬爲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歷程。他認爲,正如iPhone問世後花了多年才成爲主流,無人駕駛的普及也需要時間。「新科技不會一夜之間被大規模採用,它需要一段長期醞釀的過程。」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