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哪個才能在股市賺大錢?市場根本沒有秘技和正解

如何在股市裡賺到錢,每個交易者都有不同方法,無所謂正解。 示意圖/AI生成

本書不是一本討論如何交易的書,也不是一本討論交易技巧的書,它並沒有提供任何在市場上賺大錢的建議或推薦。

有太多具有抱負的交易者,希望藉由指南類書籍來完成這樣一個不適合公式化處理的任務,完全忽略了有些交易成功的重要概念,其實與方法無關。

讀者如果想在市場上尋求輕鬆賺錢的秘訣,顯然無法在本書中找到答案,而且很可能會覺得失望,雖然我認爲他們即使遵循那些承諾能讓他們輕鬆賺錢的書籍,也會同樣感到失望。

反之,那些想在市場上建立潛在成功基礎的人,應該會發現本書的觀點即使沒到不可或缺,起碼也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表面上看來,本書雖然是一本探討成功交易的書籍;但在更廣泛的意義層面上,其實是討論成功的一般原則。

讀者將發現,本書強調的大多數特質,也同樣適用於在任何領域獲得成功。

我記得多年前,在結束了一場有關成功交易的演講之後,有位與會者前來找我,他自我介紹說:「我是個牧師,你提出的許多觀點,對於我成功建立教會非常重要,這讓我覺得非常神奇。」交易與教會活動之間可謂天差地別,但同樣的關鍵要素似乎仍然適用。

我認爲成功或許存在某些共通原則,而我只是藉由偉大交易者的觀點發現了它們。

交易沒有唯一正確的方法

在我們考慮什麼對於交易成功是重要的之前,不妨先從不重要的事情開始,因爲許多交易初學者認爲對交易成功至關重要的東西,實際上是完全搞錯了方向。

很多準交易者相信交易想要成功,只需要找到某種可以解釋和預測價格走勢的神秘公式或系統就夠了,所以只要他們能夠找到這種得以發現市場價格行爲的解決方案,就能確保交易成功。

這種認爲交易成功就是找到某種理想方法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事實上,交易沒有所謂唯一正確的方法。

爲了說明這點,我要比較兩位曾採訪過的交易者採用的交易哲學和方法: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和馬丁.舒華茲(Marty Schwartz)。

推崇基本分析的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

羅傑斯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交易者,雖然他會堅稱自己是投資人,不是交易者,因爲其持有部位都屬於長期性質。

1973年,他與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合夥成立「量子基金」(Quantum Fund),這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對衝基金之一。

1980年,羅傑斯離開量子基金,因爲該基金經營得特別成功而持續擴張,於是產生許多羅傑斯不想承擔的管理責任。他希望能夠專注於市場研究和投資,所以決定「退休」,開始管理自己的資金。

羅傑斯特別擅長判斷宏觀大局,預見主要趨勢發展。當我在1988年訪問他時,黃金價格已經連續下跌8年了,但羅傑斯似乎相當確定,黃金的空頭市場還會持續發展10年。

「將軍總是打最後一場戰爭,」他說,「投資組合經理人永遠會投資最後一波多頭市場。認爲黃金永遠是最佳價值儲存媒介,這種想法很荒唐。歷史上的某些時候,黃金會喪失購買力——有時甚至長達好幾十年。」

羅傑斯的判斷完全沒錯,黃金的價格跌勢又持續了11年。

另一個他特別有意見的市場,則是日本股票市場。

當時,日本股票正處於爆發性大多頭市場。可是,羅傑斯堅信日本股票會發生劇烈的反向走勢。

「我很確定,日本股市即將嚴重崩盤——而且可能就在未來1、2年……即將下跌80%至90%。」這個預測看似荒謬,結果卻完全正確。

在我們這次談話過後1年多,日本股票市場出現頭部而隨後開始下滑,日經指數在隨後14年內,大約喪失80%的價值。

顯然,羅傑斯的意見不容忽略。

他是個基本分析者。我曾經問過他如何看待走勢圖判讀,他的迴應毫不掩飾對於技術分析的嘲弄。

「我不曾碰過靠技術分析致富的人,」羅傑斯說,「當然,這不包括出售技術分析服務的人,他們確實可能賺很多錢。」

我接着問羅傑斯是否曾經使用走勢圖。「會的,」他說,「我可以知道市場目前的情況……我不會說——你剛纔用的是哪個詞?反轉?『市場將在這裡反轉。』我甚至不知道反轉是什麼。」

當我準備解釋這個名詞的意思,他把我打斷。「別告訴我。這可能讓我更混亂。我不瞭解那些東西,我也不想了解。」

我猜測,對於某種特定交易方法的態度,應該沒有比羅傑斯對技術分析那樣更不以爲然的了。

靠技術分析致富的馬丁.舒華茲(Marty Schwartz)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另一位特別成功的交易者舒華茲,他採用的分析方法位在整個光譜的另一端。

我訪問舒華茲的時候,他管理的交易帳戶原始資本爲40,000美元,現在爲2000萬美元,整個過程從來沒有出現3%以上的帳戶耗損(drawdown,根據月底資料)。

舒華茲很痛苦地指出兩個表現最差的月份,虧損分別爲3%和2%,也就是他的小孩出生的月份,他很難不因此而分心。

這段期間,他曾經參加10個公開的交易競賽,其中有9個競賽的期間爲4個月,他創下的平均非年化報酬率爲210%,剩下一個爲期一年的競賽,他創下的報酬率爲781%。

很顯然,舒華茲是另一位意見應該被謹慎看待的交易者。

關於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效用的議題,他有什麼說法呢?在他成爲運用技術分析的專業交易者之前,他曾經擔任證券分析師的工作幾乎長達1年。

當我向舒華茲請教,他是否完全由基本分析過渡到技術分析時,結果相當諷刺,他的回答彷彿是直接反駁羅傑斯對於技術分析的評論——不過我沒有對他提及這件事。

舒華茲回答:「是的,如果有人對我說,他從未見過一個發財的技術分析師,我會嗤之以鼻,我超愛嘲笑他們!因爲那是一種傲慢、荒謬的迴應。我當了9年的基本面分析師,結果卻是靠技術分析致富。」

就市場交易來說,實在很難找到比這兩種差別更大、態度更強烈的觀點了。

羅傑斯的交易決策完全建立在基本分析之上,他認爲技術分析無異於路邊賣的假藥;而舒華茲運用基本分析卻一直賠錢,但使用技術分析則獲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表現。

他們兩個人都創造了巨大的成功,卻相互貶低對方使用的方法,甚至抱着嘲諷的態度。

(本文摘自寰宇出版《成爲金融怪傑: 30年暢銷系列經典,透析市場、心理與操作的23條金律》,作者:傑克.史瓦格)

調和不同的觀點

羅傑斯與舒華茲之間的水火不容,告訴了我們什麼?

這應該清楚告訴我們,市場上沒有唯一正確的道路,市場也沒有獨一無二的秘訣,更沒有唯一正確的交易方法。

那些試圖尋求市場唯一正確答案的人,他們甚至沒有提出正確的問題,更遑論找到正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