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藍白合示範區成功抗綠 高虹安守住市長 但還有難關在後頭

新竹市長高虹安順利挺過罷免危機,守住市長職務。記者許正宏/攝影

👉▪【開票結果】726大罷免完整開票數據看這裡

新竹市爲全臺唯一立委、市長「雙罷」區,高虹安獲得逾10萬張不同意票,比她2022年當選的9.8萬票還要多,多數民意決定讓停職的市長高虹安留任,綠營打的如意算盤最終敗給正當性不足,尤其藍白合示範區「抗綠」有成,奠定合作基礎。只不過,高虹安7月31日將迎來誣告案二審宣判,市長路還有難關要過。

新竹市政壇詭譎多變,政治版圖從早年藍大於綠,逐漸轉爲藍綠白三方羣雄割據。高虹安2022年選前獲藍軍棄保支持,但同時間,立院涉詐助理費案爭議如影隨形,去年7月26日一審被判7年4個月遭停職後,綠營刻意追打貪污爭議、放大市政缺失等,卻也因此引來許多選民反感,站出來投不同意罷免票。

這場大罷免是綠營反擊藍白合首場戰役,具高度象徵意義,高虹安成功挺過罷免,代表綠營征戰失敗,也讓藍白合作基礎更加穩固。藍白合作「聯手保高」,除爲她短期的市政穩定爭取空間,也讓她成爲竹市藍白合作的象徵性共主,爭取2026連任的市長熱門人選。

地方人士觀察,這場大罷免,藍白陣營評估後認爲這是一場藍白合的實質演練,考驗彼此互相信賴基礎的穩固度。藍白兩黨雖屬性不同,但在大罷免中發揮加乘效益,藍營有組織實力,加上民衆黨地方執政優勢,近期高虹安、鄭正鈐多次合體走訪,強化聯防氛圍,展現「共同進退」的態勢。

高虹安挺過罷免,不同意票甚至多於市長得票數,代表藍白成功整合,面對明年地方選舉,將有更明確的合作模式。也有藍營內部人士評估,高虹安過關後,下屆市長國民黨難以再推出強勢人選與其競爭,「若藍白再陷分裂,恐怕就讓綠營趁虛而入」。

竹市綠營與雙罷團隊忙了一年,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親自督軍,最後結果未如綠營盤算,讓新竹市的民進黨面臨2022年市長選舉、2024立委選舉到今年罷免「連三輸」,政治量能嚴重耗損,要如何找出與藍白分庭抗禮的辦法,已成綠營未來重要課題。

然而,今天挺過罷免危機的高虹安,並非完全安然下莊,她因貪污案被判7年4月,案件進入二審審理,本月28日將再開庭。此外,旅美教授陳時奮告高虹安誣告案,一審判10月徒刑,高上訴後,31日二審將宣判。這次罷免未過關,代表她在政治戰場取得一次重要勝利,將可更集中精力應對司法訴訟,力拚二審逆轉。

民衆黨地方人士認爲,高虹安的官司進程與結果難料,期待司法在下屆選舉前還她公道,倘若還在審理中,高虹安仍可參選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