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鬼滅之刃」在陸為何能從「禁映」到上映?
爲何《鬼滅之刃無限城篇》在大陸可以上映,《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卻不行?雖然審查標準仍不夠透明,但大陸的審查制度也會因應市場及消費者需要,不斷動態轉變,並非外界所認知的「中國審查、一成不變」。圖爲鬼滅之刃在日本街頭的海報。圖/美聯社
十一月初大陸社羣平臺爆出重磅消息:《鬼滅之刃無限城篇第一章》將於十一月十四日在大陸院線上映,且傳出上映版本「一刀未剪」。從三日消息公佈至今日,短短三天,大陸電影平臺「貓眼」預售票房破四千萬人民幣,甚至在鬼滅之刃電影確定能上映的同一時間,貓眼娛樂股價一度上漲超過百分之五。
這是第一次鬼滅之刃系列電影在大陸影院放映,大陸評論多站在「今年大陸電影市場遇冷,引進外國熱門片挽救市場」之分析角度。這舉措行之有年,去年八月在大陸上映、號稱也幾乎未剪的恐怖片《異形》(大陸翻譯《異形:奪命艦》)最終收穫七點八億元人民幣票房;去年三月電影淡季時期大陸上映的臺灣電影「周處除三害」,票房超越六億人民幣,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難得有偏向大尺度的電影可以看」,「大陸何時能有電影分級制度」也再次被大陸民衆熱議。
大陸的審覈制度對於臺灣而言或許很遙遠,其實,大陸對影視產品的審查制度是動態變化的、並非一成不變。
早在十多年前,大陸就有問卷調查詢問大學生對於電影分級的態度,當時超過九成受訪者表示贊成;但十多年過了,電影分級在大陸仍遙遙無期,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或許是西方主流世界的價值標準,未必適用於人口基數龐大、各地發展差異過大的大陸民情。因此曾經一段時期,面對略暴力或情色的鏡頭,大陸相關單位採取非常粗糙地「一刀切」。
然而,觀影人口的劇增、觀衆口味的需求,衝擊了這種「一刀切」的官方審覈手段:過去大陸人會因爲愛國去看「較普通」的國產片,近年已不再如此,寧可在家看盜版的外國大片。觀衆口味的多元化形成市場需求,導致大陸政府被迫改變,嘗試在固有體制下,走出一條「中國式電影分級」之路。
2017年大陸電影產業促進法施行,其中一條爲「電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觀衆身體或心理不適的,應給予提示」,這其實已形同大陸官方考量電影分級的現實需求。《異形》於大陸上映後,發生家長帶着孩子去看、孩子被嚇哭,憤而投訴影院的案例,一度成爲微博熱搜,許多人害怕電影會因此被下架。結果,處理方式爲,在電影海報顯眼處加註警告標語「未成年觀衆謹慎選擇觀看」。
臺灣該如何認識大陸?中國大陸難懂之處在於,存在許多可以「人爲解釋」的部分。爲何《鬼滅之刃無限城篇》可以上映,《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不行?雖然審查標準仍不夠透明,但大陸的審查制度也會因應市場及消費者需要,不斷動態轉變,並非外界所認知的「中國審查、一成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