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狗吠火車…聽篩無SOP 各單位踢皮球
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學生,正在爲臺中一家非營利幼兒園幼童做聽力篩檢。照片/羅敦信提供
衛福部國健署20多年前開始推動免費學齡前聽力篩檢,由各縣市政府執行,但各地執行有落差,部分只用問卷或三角音叉, 甚至無全面篩檢,每年恐漏接逾千名,全臺聽損兒的家長們從去年10月向公部門連署陳情,或透過立委質詢,卻有如狗吠火車,各單位互踢皮球,行政院應儘速建立全國統一聽力篩檢標準SOP及相關政策配套措施。
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雅文基金會聽能管理部總監馬英娟指出,新生兒聽力損失發生率約千分之3至5,幼兒園或學齡階段兒童聽力篩檢異常率爲7%至10%的篩檢異常率,追蹤診斷髮現,約1%學童確診聽力損失,說明學齡前聽力篩檢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國民黨籍立委林倩綺曾質詢衛福部長邱泰源、教育部長鄭英耀等人,要求跨部會協調,正視學齡前聽篩問題;時代力量主席王婉瑜也曾開記者會籲請政府重視,但迄今仍無下文,中央欠缺明確政策及相關經費。
「心中有人民,纔是民主國家執政者當應當所爲」,民進黨自詡重視民意,一名綠營地方首長曾說:「我們會趴在地上傾聽人民的鼻息」,但請問人民卑微弱小的聲音,政府聽到了嗎?
學齡前聽力篩檢政策不足與對兒童發展影響重大,世衛組織(WHO)強調聽力篩檢應採全國統一標準,政府應儘速統一制定全國性的學齡前聽篩標準,摒棄意識型態,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確保每位兒童都能在語言發展黃金期內接受應有的專業篩檢,勿讓悲劇一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