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北約峰會記者會成政見發表會 拜登想止血路還長

美國總統拜登出席11日北約峰會個人記者會。(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11日將北約峰會的記者會,當成他表現競選決心和證明能力的大會,一面強調只有他能領導盟國抵抗極權,一面聲討對手川普的不適格,盼望黨內外要他退選的雜音,趕快消除。

拜登11日的記者會着重展現他有能力領導國際的美國領袖風範,也唯有他可以讓各盟國信服,所以各盟國領袖都當面表示對他的支持。拜登一再細數其在經濟及就業表現上的政績,記者會成了政見發表會。即使記者尖銳提問賀錦麗接班問題,拜登也相當得體地回覆副總統的職務就是在爲接任總統當準備。

拜登基本上利用主場優勢大幅翻轉了他在上個月電視辯論會上的差勁表現。能否挽回民主黨人和選民的信心,就像他所說,可能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不過,拜登11日還是連續犯了兩次口誤,一是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講成普亭,二是記者會一開始把川普講成副總統。越是關鍵時刻,拜登的日常錯誤越是被放大檢視,都會把想要讓精心呈現的執政優勢毀於一旦;這是北約峰會的一幕,對拜登團隊成員來說,恐怕想撞牆的心都有了。

在歷經兩週前的辯論災難後,拜登展開止血大作戰,上週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專訪,事後不剪接直接播出;這周參與北約峰會,大力援助烏克蘭並邀請印太四國盟友參加,頗有將拜登外交政策集大成,端出政績的意味。

同時,民主黨內雜音震天,13名衆議員、1名參議員要求拜登退選,忠貞黨員的影響喬治克隆尼也痛心喊話,要拜登不要讓民主黨連國會都輸掉。

拜登力挽狂瀾,透過密集行程曝光、減少使用讀稿機和小抄,展現自己依然在公務繁忙之間遊刃有餘的身心狀態;一些小動作凸顯拜登的謹慎,例如,他在白宮歡迎晚宴的致詞頻頻看稿,與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揮灑自如形成明顯對比。

當拜登直接面對媒體提問,鮮少看稿,彷彿把辯論災難當天想說的政績和數字都表現出來,談到中東、俄烏、北約和中國大陸,拜登似乎找回自信;談到自己的未來和身體狀況,他提高音量想鞏固民主黨的信心。

有報導指,民主黨議員看在北約峰會的面子上,不會給拜登難堪,不過留給拜登的時間不多了,下週共和黨全代會,川普公佈副手並接受提名,預計可衝高一波共和黨氣勢,拜登面臨的壓力只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