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市8月加碼補助親屬托育 議員建議加開培訓課免看得到吃不到

基隆市政府8月起提供三等親屬託育加碼補助,鼓勵親屬參與托育,並縮短與育兒津貼與托育補間金額的差距。圖/基市府提供

基隆市政府鼓勵親屬參與托育,0至2歲幼童若由擁有托育人員結業證書等以上條件的三等親屬照顧,今年8月起補助父母每月2000元至3000元;未滿3歲幼童且有發展遲緩等條件,額外再提供每月2000元補助。

基市府表示,親屬間彼此生活習慣更容易理解,溝通也更爲順暢,加碼助的用意在鼓勵親屬託育,同時也能解決目前在家自行照顧,或送託未與政府簽約保母、託嬰中心的幼兒,家長只能申請每月5000元育兒津貼,相較送託公共化托育或準公共托育服務的幼兒,家長可領1萬3000元托育補助之間的差距。

下月上路的加碼補助方案,內容包括0至2歲幼童若由祖父母、姑姑、阿姨等三等親屬照顧,該親屬擁有托育人員結業證書,每月補助父母2000元,若具備托育人員相關科系學歷,或持有保母技術士證、托育人員技術士證,每月補助3000元。設籍基隆未滿3歲幼童,且有發展遲緩、身心障礙、特殊境遇、脆弱家庭等條件,市府每月額外提供2000元補助。

國民黨市議員何淑萍說,傳統上家中有新生命誕生是非常喜悅的,但生育、養育、教育是環環相扣的課題,家長要煞費苦心。她支持市府推動親屬託育加碼補助,並肯定市府設身處地爲照顧者及被照顧者設想。

何淑萍表示,現代幾乎都是雙薪家庭,委託專業保母固然是好的選擇,但不可諱言也是一筆龐大的開支,如果能由親屬來照顧,並且給予一定金額的補助,當然是更好的選擇。市府看到問題,並能透過政策介入協助處理,相信有助讓更多年輕夫妻想生、敢生,多生,對於解決少子化問題,無疑是打了一劑強心針。

民進黨市議員張顥瀚認爲,親屬託育補助加碼對許多隔代教養的家庭來說,是一件利益良善的政策。基隆公拖、準公託名額有限的狀況下,親屬託育是讓家長最放心的照顧模式。只是市府除了提高補助,也應該檢討如何鼓勵更多民衆參與的機制,否則這些補助只會看得到,吃不到。

張顥瀚舉例,目前托育人員的受訓課程,據瞭解市府每年僅會舉辦一次,時間是每年3月間,報名費用高達8600元,可能會讓許多有需求的民衆,因爲時間、金錢的關係較難參與,市府應研議加開課程、調整費用等配套措施。

吳姓家長說,政府補助當然是越多越好,他的小孩是父母幫忙帶,比較讓人安心。帶小孩很辛苦,加碼補助可以鼓照顧者接受託育培訓,家庭既多一筆收入,也對提升照顧品質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