乩身傳唱恆春民謠 喜列文資
恆春大光觀林寺乩身陳慶鬆通過文化資產審議,增列爲恆春民謠保存者。(盧玟欣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屏東恆春大光觀林寺乩身陳慶鬆,日前因屏東縣議員盧玟欣推薦,參加屏東縣文化資產審議順利通過,增列爲恆春民謠保存者。盧玟欣說,陳達62歲被髮掘,陳慶鬆今年正好62歲,這是今年恆春建城150週年最好的禮物。
盧玟欣表示,恆春民謠不應該只是制式演唱的方式,而是應將生活中所發生的故事,隨着演唱者的心境展現出來,陳慶鬆完全符合這樣的型態,他師承恆春民謠一代宗師陳達,不論是在生活或工作當中,隨時都可以編詞吟唱,很自然地將他的心境及身旁故事,以「思想起」傳唱。
盧玟欣有如星探一般發掘陳慶鬆,有一天拿起手機撥給屏縣府文化處長吳明榮說:「這樣的聲音你們不記錄保存,還要保存什麼?」吳明榮聽到後,親自南下恆春訪視,也被深深吸引,後續並委託教授周明傑作爲提報人。
盧玟欣笑說,認識的人都知道,陳慶鬆生活單純,每天3點1線,田裡、廟裡、家裡,駕牛車的時候唱民謠、翻土種植的時候唱民謠、坐在亭仔腳的時候也會唱民謠,他唱的不僅是故鄉的聲音,更是恆春文化、恆春的故事。
屏東縣政府今年上半年辦理3場文化資產審議會,包括陳慶鬆在內,通過登錄傳統工藝、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古物共10項文化資產,並認定15位保存者與2個保存團體。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表示,此次審議通過閩南、客家、原民等不同族羣文化瑰寶,彰顯屏東豐沛文化資產,期望鼓勵傳承者持續守護在地傳統文化與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