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概念股狂飆!傳感器成幕後“大明星”?三家公司澄清業務細節
2月19日,機器人概念股大爆發。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人形機器人概念指數漲超8%,成分股共有16只股票漲停,其中,2只30CM漲停,5只20CM漲停。
三家公司澄清業務細節
多家股價大漲的上市公司紛紛發佈關於傳感器相關業務的說明。
4個交易日漲超40%的杭州柯林(688611.SH)公告稱,關注到相關平臺關於公司六維力矩傳感器的報道。公司的機器人六維智能傳感器項目於2024年9月立項,目前處於在研階段,前期投入僅300多萬元,研發進展存在不確定性,並且尚未跟任何公司發生相關業務或形成營業收入。
3個交易日大漲30%的漢威科技(300007.SZ)公告稱,關注到近期市場對機器人相關概念關注度較高,公司柔性傳感器與機器人相關廠商的合作尚處於送樣、個性化方案定製、小批量供貨等前期階段,在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佔比低(不足1%),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此外,漢威科技還表示,近期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正常,公司核心業務仍爲傳感器、儀器儀表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相關智慧化綜合服務,業務內容和經營情況未發生重大變化。
7天大漲50%的福萊新材(605488.SH)公告稱,公司注意到近期市場對公司柔性傳感器的關注度較高。公司目前正在進行柔性傳感器中試線的搭建,後續研發和訂單存在一定的變化性與不確定性。截至目前公司柔性傳感器項目尚未產生任何收入、利潤,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
爲何傳感器成市場焦點?
“人形機器人大致包括感知系統、傳動系統、電源系統、大腦、結構件幾個方面,以傳感器爲主的感知系統成本佔比約20%。”西南證券機械製造首席分析師邰桂龍表示。
據邰桂龍介紹,機器人使用的傳感器大致包括視覺傳感器、力/力矩傳感器、觸覺傳感器、慣性傳感器(IMU)、流量傳感器等,傳感器是機器人實現外界環境感知和交互的關鍵。
國金證券機械首席分析師滿在朋指出,3D視覺傳感器具有精度高、信息量大、集成度高等多個優勢,適用於複雜、精密的識別,更有望成爲未來人形機器人的主流方案。
不過產業進展尚早,目前主流機器人廠商在視覺方案領域各不相同,尚處於前期階段,如波士頓動力Atlas、特斯拉Optimus、小米CyberOne、優必選WalkersX選擇方案分別爲TOF深度相機方案、多目攝像頭、深度視覺模組和多目視覺傳感器四類不同方案,產業方案尚未形成統一。
據悉,傳感器可以分爲一至六維力傳感器,多維力傳感器在機器人領域應用廣泛。邰桂龍指出,目前價格較高是制約六維力傳感器應用的重要因素,國產六維力矩傳感器價格在2-3萬元左右,進口價格在7-8萬元左右。測算100萬人形機器人對應的扭矩傳感器/單向力傳感器/六維力傳感器市場空間分別爲30/28/80億元。
華芯資本指出,近幾年來,隨着入局六維力/力矩傳感器領域的國產相關廠商逐漸增加,產品逐步推出並在產業中應用,國產六維力/力矩傳感器有望持續提升品質,搶佔更多市場份額。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