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板塊爆發,機器人ETF(159770)盤中漲超6%,三豐智能20CM漲停
2月19日,機器人板塊爆發,機器人ETF(159770)午後持續強勢,盤中一度漲超6%, 現漲5.91%,成交額4.84億元,換手率22.69%。成分股幾乎全線上漲,三豐智能20CM漲停,拓斯達、奧比中光-UW、豐立智能、固高科技、江蘇雷利等漲超10%。
深市最大的機器人ETF(159770)緊密跟蹤機器人指數(H30590.CSI)。該指數選取系統方案商、數字化車間與生產線系統集成商、自動化設備製造商、自動化零部件商以及其他相關公司股票作爲樣本股,以反映機器人產業相關股票的走勢。
機器人ETF(159770)還配備了聯接基金(A:014880,C:014881)。
消息面上,據證券時報,近日,摩根士丹利最新發布《人形機器人100:繪製人形機器人價值鏈圖譜》(簡稱《圖譜》),《圖譜》中的企業覆蓋了驅動器、傳感器、電池等核心硬件。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已確認涉足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公司中,有高達73%的企業位於亞洲,而中國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佔據了56%的比例。在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中,中國的份額高達63%,特別是在“身體”環節,中國集成的企業佔比達到了45%。
《圖譜》提到,受益於成熟的供應鏈、應用場景、政策支持有力,中國的人形機器人企業脫穎而出,預計到2030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20億元人民幣,銷量達150萬臺;205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萬億元人民幣,銷量達5900萬臺。
天風證券指出,機器人產業鏈本質上是製造業,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是成本較高,類似2017—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需要通過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以實現更廣泛的市場應用。儘管機器人板塊的絕對估值水平較高,但與美股相比,A股機器人板塊在PE/PS角度均具有估值優勢,有望受益於中美估值差的收斂,投資價值凸顯。
國金證券表示,2025年有望成爲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特斯拉預計2025年生產1萬臺Optimus,2026年年中開始量產1萬臺/月,2027年達50萬臺。1XTech、開普勒、小鵬等企業也在積極推進量產進程。DeepSeek AI成功降低AI成本,有望助力人形機器人在環境感知、任務規劃與決策等方面實現質的飛躍。絲槓產能緊缺是量產痛點,恆立液壓線性驅動器項目在產能建設上處於全球領先水平,看好其在絲槓及線性總成的產能優勢。機器人“小腦”智能亟待突破,運動控制算法的實時性、魯棒性和可解釋性是下一步產業重要研究方向。隨着產業生態發展,產業鏈有望從垂直走向細分,看好國產機器人鏈本體代工或總成商的發展。
(本文機構觀點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