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筆墨究心》今日上映 一代藝術泰斗傅申先生的傳奇
(原標題:紀錄片《筆墨究心》今日上映 一代藝術泰斗傅申先生的傳奇)
紀錄片《筆墨究心》是關於20世紀國際著名美術史學者、書畫鑑定家、藝術家、教育家傅申先生一生的傳記式電影。影片通過傅申先生一生各個階段學習、工作、生活中與之緊密相連的重要人物口述的形式,從獨特的視角解讀傅申先生一生的輝煌成就和生活中的起起伏伏。本片由傅申先生的關門弟子趙碩博士擔任導演、製片,在美國製作完成。影片通過訪談,把當代研究中國藝術史、中國書畫的重要人物及過往經歷串聯起來,集中外美術史研究專家的珍貴回憶拍攝而成,是一部意義非凡的珍貴視覺文獻片。該片於1月24日10點在優酷全網獨家上線播出。
縮影傳奇一生重要節點 於無聲處起驚雷
傅申先生是當代最偉大的鑑定家之一,一生創造衆多鑑定經典案例。從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到懷素《自敘帖》,再到黃庭堅《砥柱銘》的真僞之辨,他都給出了令人信服的結論,其“鑑目之準、學問之深、見解之獨到”,受到了學界一致的推崇。
其中,他的《Studies in Connoisseurship(書畫鑑定研究)》是其學術生涯中的一部重要代表,紀錄片中也進行了本書成書過程的詳細的講述。影片中深度解析了,由深諳傳統中國書畫鑑定之道的傅申先生和對西方鑑定理論更加熟稔的王妙蓮先生一起,對賽克勒的這批中國書畫作品進行了一一的分析和總結,最終創作下這本鉅作的過程。美國耶魯大學藝術史系榮休教授班宗華在影片中評論:“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且永遠都是。”
紀錄片中通過合作伙伴的自述、多位權威的佐證、以及娓娓道來的視聽語言,讓觀衆充分感受到創作中的不易和著作本身的重大意義,不需強烈的表達渲染,仰止一代藝術史大家帶來的學術高峰。
潛心打造多處走訪 爲藝術與學問留下珍貴生命紀錄
本片導演趙碩博士師從傅申先生,他前後花費了三年時間,跟隨傅申先生一起,遍訪全球百餘名藝術學者故友,在2018年拍出了這部充滿心血的紀錄片《筆墨究心》,爲當時年屆80高齡的傅申先生留下他藝術與學術生命紀錄。本片於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首映,並於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放映。如今該片終於在中國內地首次上映。
傅申先生酷愛交響樂,尤愛歌劇,特別是在創作書法的時候,更是必聽歌劇。所以本片配樂特別邀請了作曲家傑夫·奎卡(Jeff Kryka)教授創作,並特意在片尾曲用歌劇的形式創作,並由女高音歌唱家演唱了蘇軾《行香子》詞一首,以展示傅申先生耄耋之年的心境。傑夫·奎卡教授是美國好萊塢著名作曲家、電影配樂家、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音樂學院校委會委員,美國柯爾本音樂學院教授,他曾爲電影《蝙蝠俠》、《尋夢環遊記》、《星球大戰之俠盜一號》、《星際迷航》系列、《蜘蛛俠》系列、《人猿星球》、《奇異博士》、《瘋狂動物城》、《頭腦特工隊》等多部好萊塢鉅製擔任領銜編曲。本片配樂在美國好萊塢長青錄音棚錄製,由39位音樂家組成的交響樂團演奏,如此小成本的紀錄片卻有如此宏大的配樂規模實屬罕見,也是爲了藉此機會以償傅申先生熱愛音樂的夙願。
此前,本片已入圍九個國際影展:巴厘島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米蘭國際電影節、佛羅里達黃金海岸國際電影節、希臘依拉佩特拉國際紀錄片影展、美國影響力紀錄片獎、中美電影節、悉尼環球影展、倫敦國際電影節。並獲得五個獎項:ARFF柏林電影節環球獎、佛羅里達黃金海岸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美國影響力紀錄片獎之最佳影片獎、米蘭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長片導演獎、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原創音樂獎。
傅申先生如今雖已逝世一週年,但透過《筆墨究心》這部紀錄片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對於藝術和人生的看法和態度,能清楚地瞭解他的堅守與熱愛,更能讓我們體會到一位學生對於恩師的緬懷與感恩,這是藝術和情感共同交融奏響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