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原民廣場整建 串連彩色屋拚觀光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昨考察基隆市原住民文化廣場及會館,瞭解整建規畫方向。記者遊明煌/攝影
基隆市原住民文化廣場及會館規畫花4100萬元改造,將設置大型天幕遮陽遮雨,可多元化舉辦各類活動,並與彩色屋景點串連規畫成觀光廊帶。原民會表示同意補助七成,希望打造觀光新亮點。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昨考察原住民文化廣場及會館,文化廣場佔地2981平方公尺,平日爲原住民休憩據點,每年舉辦聯合豐年祭,周邊有原住民保留地2萬多平方公尺,有觀景平臺、瞭望臺、步道、指標及原民意象等設施。
市府民政處長呂謦煒說,原有設施已20多年,多處老舊破損、生鏽漏水等,廣場將設大型天幕因應多雨氣候,遮陽遮雨功能滿足各類活動舉辦,整建地坪、步道、意象設施綠美化等,採各族融合規畫,未來與彩色屋等景點連成一氣。
原民會副主委谷縱.喀勒芳安說,文化廣場祭典平臺、天幕等相關規畫都符合補助計劃,設計規畫如10月前送原民會兩週內核定,整體經費原民會補助73%,市府自籌27%。
立委高金素梅表示,希望可以多元化利用,規畫其他運動項目,並多跟當地族人溝通,獲得共識。
立委林沛祥說,原住民在基隆有1萬多人,文化廣場及會館在彩色屋、阿根納造船廠附近,將打造爲觀光新亮點。
市議員陳明建指出,因爲周圍有大片原住民保留地,可以打造爲北臺灣優質的原住民文化園區,未來觀光發展可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