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無形文資保存團體聚樂社一組演出 搭配走讀、講座呈現北管文化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今在海洋廣場舉辦「復古搖滾 藝曲雞籠」活動,安排基隆在地無形文資保存團體聚樂社一組等六組團體,展現北管及什音音樂的豐富風貌與藝術魅力。圖/基市府提供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今辦「復古搖滾 藝曲雞籠」活動,安排基隆在地無形文資保存團體聚樂社一組等六組團體,展現北管及什音音樂的豐富風貌與藝術魅力,增進民衆對無形文資的認識,提升在地認同與永續保存文化共識。
「復古搖滾 藝曲雞籠」今天下午在海洋廣場登場,邀請聚樂社一組、閩南第一樂團、三坑得意堂、和平島得義堂,與友團臺北共樂軒、東港東津神樂演出,推廣基隆珍貴無形文化資產。
文化觀光局採「展演」與「推廣」雙主軸,規畫一系列活動,局長江亭玫表示,北管音樂作爲臺灣重要的傳統表演藝術之一,結合音樂、戲曲等文化元素,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與豐富的表現形式,更是民間信仰與地方節慶的重要組成。
江亭玫說,除了透過今天安排各具特色的六組北管團體演出,讓民衆藉由欣賞演出,感受傳統藝術文化的魅力,另外規畫走讀導覽、傳藝北管體驗活動到專題講座等活動,期望透過多元創新形式,讓傳統藝術走入大衆生活,增進對北管音樂及傳統文化的認識。
文化觀光局今天推出兩場「走回百年時空-基隆三大廟與清官道」走讀導覽,帶領市民深入城市街區,實地認識北管的歷史文化場域。29日舉辦北管體驗活動,提供民衆親身操作北管樂器、瞭解傳統曲調的機會。8月16日邀請專家學者、保存者,共同解析北管藝術的發展脈絡與文化價值,從理論與實務兩面向出發,揭開本市獨有無形文資的神秘面紗。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今在海洋廣場舉辦「復古搖滾 藝曲雞籠」活動,安排基隆在地無形文資保存團體聚樂社一組等六組團體,展現北管及什音音樂的豐富風貌與藝術魅力。圖/基市府提供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今在海洋廣場舉辦「復古搖滾 藝曲雞籠」活動,安排基隆在地無形文資保存團體聚樂社一組等六組團體,展現北管及什音音樂的豐富風貌與藝術魅力。圖/基市府提供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今在海洋廣場舉辦「復古搖滾 藝曲雞籠」活動,安排基隆在地無形文資保存團體聚樂社一組等六組團體,展現北管及什音音樂的豐富風貌與藝術魅力。圖/基市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