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府通過計畫 加速都更重建

聯宏社區地下室已張貼黃單且恐有海砂屋疑慮,將可適用專案計劃加速都更。記者遊明煌/攝影

基隆市平均屋齡約33年,逾30年老屋佔近5成,達8.5萬戶,老屋都更有急迫性,近日都委會通過「都市危險建築物重建專案計劃」,未來針對海砂屋、災損與耐震能力不足的建物法定容積將更有彈性,可增加改建意願,加速都更重建。

基隆多數建築物結構日益老化,近年來發生多起建物倒塌事件,如愛一路製冰廠、義一路信四路口民宅倒塌等,加上受到去年4月3日花蓮地震影響,老舊建築結構安全堪慮。

基隆不動產市場未如鄰近雙北熱絡,加上都市發展較早常有建築物原容積大於法定容積的情況,影響財務條件及都市更新整合意願,致使老舊建物重建誘因不足。

基市府參考新北市、桃園市的機制研擬「基隆市加速推動都市危險建築物重建專案計劃」,未來將以通案式的方式協助海砂屋、災後危險(紅黃單)與耐震能力不足的建築物,以都市計劃變更方式協助既有建築物取得高於法定容積,改善社區都市更新財務條件,進而提升意願、加速重建。

都發處說,聯宏社區共8棟建物285戶,屋齡45年,先前因都更意願不高影響時程,去年成立都更專案辦公室工作站推動,已獲超過82%住戶簽署都更意願書,地下室已張貼黃單且恐有海砂屋疑慮,後續如符合此專案相關條件得申請適用,可改善社區都更財務條件。

光華里長陳世豐表示,聯宏社區將受惠於都委會專案計劃,可用海砂屋方式來認定改建,盼早日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