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美術館作品灰塵遭志工擦乾淨 藝術家本尊發聲了
基隆美術館2025年度國際大展「WE ARE ME—我們到此一遊」,臺灣當代藝術家陳鬆志作品〈倒裝的語句-16〉,鏡面上的灰塵被美術館志工擦除。記者邱瑞傑/攝影
基隆美術館2025年度國際大展「WE ARE ME—我們到此一遊」,臺灣當代藝術家陳鬆志參展作品〈倒裝的語句-16〉,鏡面上的灰塵也是作品的一部分,被美術館志工擦拭乾淨。對此,陳鬆志在Threads發表「〈倒裝的語句-16〉作品事故聲明」,事件本身顯示了藝術作品作爲展覧現場的中介,創作與現實的交集,同時在誤解與觸碰之中持續生成新的寓意。藝術的形態,亦存在於時間如何介入、抹除與重寫的過程之中。或許都是藉此意外事件彼此學習深思的一課。
陳鬆志在Threads帳號「chensungchih」發表聲明,他表示,展出作品〈倒裝的語句-16〉不幸在意外的情況下,遭展場義工以清潔爲由,擅自拭除鏡面上封存40年的灰塵。〈倒裝的語句-16〉這件以灰塵爲材料的作品,本身即是「無常」的見證。它從靜默的堆積,而今轉爲意外的消逝。
陳鬆志表示,突發的事故,巳造成作品不可逆的毀損,並同時顯示館方在場館人員教育與藝術品維護管理上的缺失。目前正由美術館與藝術家共同處理中,以維護藝術家及展出作品的權益。然而,事件本身顯示了藝術作品作爲展覧現場的中介,創作與現實的交集,同時在誤解與觸碰之中持續生成新的寓意。藝術的形態,亦存在於時間如何介入、抹除與重寫的過程之中。或許都是藉此意外事件彼此學習深思的一課。
網友表示,「這很行爲藝術」、「意外也成爲作品的一部分了,期待這次意外是個喚醒美學意識的契機」、「『新的寓意』滿好的,也算是一種歸零重啓」、「不意外,去了幾次,有發現有些館方人員的專業度很不行耶,光是排隊告示用麥克筆隨便寫在一張紙貼牆上,你覺得維護作品能多細心」、「40年的累積也是有可能一夕崩塌,這故事很有警世意味」、「看了好難過....這作品的靈魂被擦走了」、「恭喜你可能可以看到"嶄新的"作品,一面乾淨的鏡子」、「改名成被抹殺的記憶吧。也是藝術的一環」。
基隆美術館2025年度國際大展「WE ARE ME—我們到此一遊」,臺灣當代藝術家陳鬆志作品〈倒裝的語句-16〉,鏡面上的灰塵被美術館志工擦除。記者邱瑞傑/攝影
基隆美術館2025年度國際大展「WE ARE ME—我們到此一遊」,臺灣當代藝術家陳鬆志作品〈倒裝的語句-16〉,遭美術館志工破壞。圖/取自基隆市文化觀光局臉書、藝術家陳鬆志提供
延伸閱讀